♣ 龙建雄
我的文学圈突然安静了下来。
相比以前那种热热闹闹,争先报喜,群里多有人感叹自己“这一周又当‘空军’”,然后少不了有人埋怨AI写作的泛滥,抱怨那冰冷算法对文学净地的侵袭。我的写作发表也似乎慢了下来,读着他人飞速进步的文字,羡慕嫉妒但终不恨。陕西的一位作家发来互勉文字,他说:“龙哥和我,我们在没有AI以前,就发表了几百篇文章,我们不用担心外界评价。”一语中的,我蓦然怔住,转而豁然开朗。
对呀,写作本是一种快乐,快乐就是码字过程中的心流与自在,我写我的文字,何故无愁来生愁?慢下来的发表,甚至于某篇文章没有发表,并不代表我的文字有多差,写得有多烂,或许是时间未到,或许是眼缘未到。慢下来,并不意味着创作可以慢下来,读书可以慢下来,思考可以停滞下来。慢,恰是积淀的契机,是另外一种成长。
想起喜欢的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在攀登上世界排名第四的高位时,选择在她心心念念的美网大满贯比赛前退赛,停下来安心治疗她的伤病。虽说是微创手术,并且非常成功,但恢复的过程,逐步加大训练强度,需要她的耐心,必须逼她慢下来。在郑钦文缺席赛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她的世界排名一滑再滑,目前是世界第九。因为缺席联赛,网络上不乏质疑之声,有人甚至嘲讽她奥运金牌的含金量,种种。每每我读到这些只挑剔不心疼的留言,只觉荒谬。换作郑钦文本人,她何其不渴望在四大满贯、年终总决赛中获得冠军;换作是郑钦文父母,他们何其愿意女儿在伤病情况下追求所谓的世界排名。我认为,郑钦文慢下来停下来,正是出于对伟大梦想的尊重;这不是害怕和退缩,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按下暂停键,是为下一站更磅礴的出发。
慢下来,是一种清醒;停下来,有时是一种勇气。
最近,我的乡贤好友建辉,时常会在空闲时间来找我聊聊天,喝喝茶。他告诉我,前些年在商海里打拼,沉沉浮浮,也算是顺利“上岸”,如今行情不比过往,不如慢下来放一放、想一想,不排除另辟蹊径改行可能,比如以前做贸易,今后可以做实体,或切入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某一细分领域,主打就是求稳、求进、求长久,要把当下的困境变成将来的顺境,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我非常欣赏他的这份淡定与远见。慢下来,不是躺平,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停下来,不是放弃,是寻求抢占先机,更是重新开始的整装待发。
慢下来,有时候是好事;停下来,不见得是坏事。文章发不发表,那是编辑老师的选择;文字写不写,那是我乐意与否的自由。写作的本质,是快乐,是表达,是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码,写到哪,算到哪,有意义最好,无意义也罢,存在的本身就已经足够。
人生如行路,有时需要快步小跑,有时需要慢慢行,甚至暂停。慢下来,看一看方向;停下来,蓄一蓄能量。哪怕有一天,我们彻底停下,不再写文章,不再打网球,不再有这样或那样的新计划,若能真正放下,自在安心,那也是十分庆幸的事、开心的事。
有梦就去追,有事就去做;不执意于速度,不惊慌于成败。世间万事,进退有时,“慢下来”是从容,“停下来”是胆量,“再出发”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