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陶然)通过“郑州古诗词地图”AI导览小程序,即可一键查询郑州诗词文化、诗人与诗词关联、创作地风景名胜及历史背景,还能了解周边美食住宿——作为《诗经》重要发源地,郑州正以创新让千年诗词“活”起来,全力打造“诗词郑州”文化名片,让更多人感受“诗意郑州”的独特魅力。
目前,郑州市委党史方志室在继续制作“跟着诗词游郑州”系列短视频的基础上,探索开发“郑州古诗词地图”AI导览小程序,计划基于郑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融合诗词文化与城市精神,打造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亲和力的IP形象,命名为“郑小诗”,作为郑州古诗词的“数字代言人”与诗词地图AI向导,并在电子地图中标示郑州的诗词内容,包括赏析故事、诗人简介以及视频内容,以《郑州古代诗选》《郑州古代诗词赏析》为核心载体,整合《郑州市志》《郑州年鉴》《郑州市地方史研究丛书》等史志成果,结合《诗经·郑风》《全唐诗》等历史典籍,搭建郑州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形成一个“地情大数据中心”,链接诗人年谱、游历路线、社会关系等更多信息,并设置上传照片、评论点赞等互动功能,增强趣味性和传播动力,致力于以诗词为媒为郑州文旅提供新的宣传推广平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郑州的诗词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郑州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
近年来,郑州市委党史方志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河南“文化强省”与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建设部署,已系统编纂出版《郑州古代诗选》《郑州历史地图集》等《郑州市地方史研究丛书》系列成果,高标准策划编写“魅力郑州系列丛书”,目前,《郑州市地方史研究丛书2025——风物郑州》已基本完成出版流程,争取年内印刷发行。同时,深化郑州古代诗词研究与宣传,重点打造“跟着诗词游郑州”系列视频,前两期《白居易的河岸——故乡依旧》《溱洧春水——流淌三千年的爱情宣言》全网上线后,获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各级主流媒体客户端转发,全网点击量快速突破10万次,并获河南省委党史方志室、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