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黄河文化月 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 PDF版阅读

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戴玉强:
用音乐旋律唤醒沉睡的诗句

10月29日上午,在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主旨发言环节,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戴玉强,以《为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为题进行了发言,他结合自己丰富的艺术实践,分享如何用音乐的旋律唤醒沉睡的诗句,让古老的文字在音符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戴玉强说,从“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声乐界的规定曲,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反复歌唱,再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流传,这些都成为声乐教学课堂上的经典曲目。在教学或演唱过程中,也经常碰到学生唱古典诗词的情况。他也经常会思考,诗、诗词、诗歌,诗词歌赋之间有没有一些相同的点,或者说有一些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限定。

戴玉强表示,回望西方音乐的历史,作曲家们曾以歌德等诗人的诗词为蓝本,谱写了很多流传至今、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歌曲。中国的几代音乐人也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打造中国自己的声乐学派,而我们的唐诗宋词有那么美好的意境、美妙的词汇,蕴含着如此真挚浓烈的情感,毋庸置疑,在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过程中,诗乐融合是一条值得探索尝试的路径。

戴玉强曾通过互联网做过“带你唱歌”栏目,教大家怎样把歌唱得更动听,那时便思索是否可以融入唐诗的元素。在成为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院长之后,他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要更多地从音乐学院发展角度去思考,“河南是诗的高地,郑州是座诗意之城,许多著名诗人、词人或出生在郑州,或在郑州留下经典诗篇,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那我们可不可以在这片诗歌的沃土上搞诗词主题的音乐展演?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可以做的,目前不少作曲家都在为经典诗词创作谱曲,且不乏传唱度高的曲目,已具备做展演活动的前提条件。可以通过征集作品、比赛展演等一系列活动,让诗词‘走进’更多人的耳中、心中。”

戴玉强相信,经典的诗词通过艺术的演绎,能焕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直抵人心。

本报记者 秦华 文 周甬 图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