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做好郑州嵩山文化保护传承的着力点

张 璐

嵩山文化内涵深厚丰富,是郑州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嵩山文化的保护传承,加强对嵩山文化基因的挖掘,探讨嵩山文化传承转化的新方式、新载体,对于弘扬嵩山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郑州故事、建设文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完整的政策引导体系

1.完善顶层设计。结合郑州嵩山文化资源情况和产业发展实际,构建完善的嵩山文化传承弘扬体系及相关扶持政策是嵩山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定《郑州市嵩山文化遗址保护传承行动计划》,明确嵩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目标、原则;制定《郑州市嵩山文化综合发展区规划》,按照历史脉络、文化基因分类和时代价值等制定规划,提出具体的保护传承弘扬措施,明确保护传承弘扬的目标,促进嵩山文化一体化发展。修改完善《郑州市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条例》,让嵩山文化保护管理体制法制化,做好嵩山文化保护传承顶层设计。

2.加强扶持引导。准确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让文化相关产业由“副业”为“主业”。一是资金扶持。编制《郑州市文化产业基金发展规划》,广泛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嵩山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工作中,设立嵩山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税收、贷款的减免贴息政策,分层次、分阶段为文化企业提供直接有效的专项资金支持。二是方向标扶持。邀请高校教授、文物文化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嵩山文化产业智库。以深挖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精髓为导向,以延长嵩山文化产业链条为目标,以禅宗少林、武术文化、民俗演艺、民间庙会等为载体,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为全市文化发展做好内容提质、政策评估、行业改革等具体工作,杜绝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无效开发等行为,给各类文化企业创造科学、专业、现代化的扶持基础,做好全市文化方向标引导。

二、创新嵩山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1.培育文物遗产活化空间。嵩山文化资源丰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模式,促进嵩山文化遗产活化空间建设,打造嵩山地区博物馆展示集群,创新嵩山文物考古新模式,以龙头带动、博物馆引领、研学提速、考古突破为载体,通过打造道教文化体验、少林武术进校园、佛教建筑艺术展示、地质天文遗址展示等,把教育研学、生态康养、艺术欣赏与遗址保护紧密结合,加快环嵩山文化带建设,确保嵩山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打造嵩山文化为主的博物馆展示集群,建立现代化的遗址、文物展示体系,提质嵩山文化的展示内容,扩大嵩山文化的科普性和影响力。另外,还需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步伐,以现代科技中虚拟仿真、三维模型、遥感、染色等技术赋能嵩山文化的开发。建立嵩山文化数据库,对嵩山遗址、文物进行科学评估和保护的同时,构建历史文化IP矩阵,推动嵩山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

2.拓展文旅产业开发外延模式。嵩山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优越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应挖掘嵩山人文精神内涵,凸显嵩山文化遗产主题,增强景区的文化氛围,构建高品质的旅游文化。一是开发封禅游,追溯帝王踪迹。以重启历代帝王的祭祀为载体,以嵩山封禅文化为支撑,形成新的旅游路线,让游客在登山欣赏嵩山壮丽景色的同时,感悟历史礼制制度与文化。二是开发宗教国学游,体验三教荟萃文化。嵩山是汉传佛教和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儒学的复兴之地,“中庸之道”文化优势明显,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深厚。因此让游客体验“寻根探源”之旅,尤其是亲子儒家研学游,将增强嵩山文旅的内涵和趣味;激活嵩山国学产业化发展,与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文化产业集团合作,吸纳社会资金,使之成为国学文化教育、传播基地,形成文旅价值和文物遗址活化保护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三是开发禅武文化游。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少林景区内建设少林佛教文化博物馆、禅修文化体验馆等,融合武术教育、医术医药和禅茶文化项目为一体,让游客在吃住言行中体悟佛教禅学的文化魅力。四是创新古文明展示,规划嵩山遗址公园。在古“禹都阳城”遗址上复原夏都风貌,建设夏代都城遗址公园、夏文化博物馆;在嵩山风景区建立中国天文成果展示区,利用现代科技让游客参与古法天文观测,感悟和体验先人的宇宙观,加深对传统中文化的自信感。

三、完善嵩山文化宣传模式

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扩大嵩山文化的传播途径,从嵩山切入,讲好“故事”内容,让郑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让外界更好地感知郑州嵩山文化的魅力。一是打造嵩山文化理论高地,发掘研究嵩山文化、中华文明、华夏历史文明的基因组成和特质,加强考古、文化、历史、哲学思想成果的研究,培养一批专精尖的嵩山文化人才队伍。针对夏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开展深入调研;举办高规格专项研讨座谈会,协同挖掘嵩山文化基因。以文博系列、丛书系列、艺术演艺系列、文创系列等形式,以农耕、根亲、姓氏、神话、祭祀、天文、社会、政治等内容,形成一系列“早期中国”文明的研究成果,打造嵩山文化的品牌。二是完善海外宣传策略。政府主打设立全国嵩山文化交流机构,多渠道、多形式、多平台对外展现嵩山文化、少林功夫、儒释道经文、观星台科技等历史文化成果,引领带动嵩山文化的全球发展。建立嵩山文化专栏,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通信工具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开通嵩山文化官网、官博、微信公众号等,进一步扩大嵩山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会科学院)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