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正赶上花生丰收,这可是我最开心的事。
刚到村口,就看见大片的花生地,远远看去就像一大块深绿中带着浅黄的地毯。叶片不再鲜绿,微微发卷、发黄。外公早已带着抓钩在田里等着我们,他的脸上笑开了花:“来得正好!帮外公收花生。”我学着外公的样子,握紧抓钩用力抓下去,可是花生秧像是在跟我作对,要么抓不出来,要么就是把花生秧抓出来了,花生却一多半都落在泥土里。外公手把手地教我:抓钩要离花生秧稍远一些,力气要用到抓钩头上,发力要稳,抓下去直接带土向后拉一下。试了好几次,我终于抓出来花生了。把泥土散开,一串串饱满的花生便出现在眼前——外皮是浅黄色的,布满细密的纹路,像一个个小葫芦娃挂在秧上。看着我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我现在也是一个会拔花生的人了!
中午太阳特别晒,我的额头上都是汗,胳膊也酸了,再不想动一下。但外公他们依然弯着腰忙个不停,我咬咬牙打消了内心的念头,继续低头干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妈妈的声音:“我们家雨涵长大了,能帮大人干活了!”
花生被倒进外公的电三轮车里,堆得像一座小金山一样。空气里飘着泥土和花生特有的淡淡甜味。外公望着田地说:“这都是春天播种,夏天浇水、除草的功劳。就像你的学习一样,付出了才有收获。”
晚上,我们的餐桌上多了一盘水煮花生,我吃起来感觉味道格外香甜。看着桌上剥下来的花生壳,我不禁想:今天真是充实啊!我不仅学会了拔花生,亲身体验到了收获花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
原来,丰收的喜悦不仅来自饱满的花生,更来自成长的收获。
郑州航空港区龙翔实验学校 胡雨涵
点评:文章把收花生的经历写得生动有趣,从村口看到花生地到学用抓钩时的手忙脚乱,再到最后尝到水煮花生的香甜,细节特别真实,文中“花生像小葫芦娃挂在秧上”“堆得像小金山”这样的比喻都特别形象。小作者不光记录了劳动的过程,还写出从“胳膊酸不想动”到坚持下来的转变,最后,明白“努力才有收获”的道理,让这一天的“充实”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