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把自己放在“山”中间

做研究型教师,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很多个融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习惯与行动。那么,如何能让自己一直保持谦逊与进取?

要想让自己保持谦虚,保持不断上进的力量,让自己成为“高山”,就要有把自己放在“山”中间的觉悟与意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成为“高山”就要主动去靠近“高山”,听其言观其行,先模仿后创新。

把自己放在“山”中间。于年轻人而言,是寻找学习的榜样,让自己看到“好,是什么样的”。然后,树立一个更高远的目标或理想,并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理想变成现实。

把自己放在“山”中间。于小有成绩者而言,是去看更大的世界,再次让自己回到一个相对谦卑的状态,让自己找回“空瓶子”的境界,再次激发自己前进的力量,不断创造更多的成绩,打破自身成长的“瓶颈”。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教师更应该主动把自己放在“山”中间。让自己不断地去充实、去成长,去当好一个榜样,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师生共同发展中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栋梁。

思想化为行动,才能缔造现实。把自己放在“山”中间,如何实践呢?一是阅读,阅读专业人士成长传记,寻找专业成长路上的榜样。二是培训,抓住培训的机会,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不同的遇见。很多时候,我们的成长动力,就是在一次次遇见中获得的。

再者,初起步的年轻人和小有成绩者,哪些人更需要把自己放在“山”中间?

其实,都是需要的,但如果说非要二选一的话,我们觉得小有成绩者更应该把自己主动放在“山”中间。小有成绩者自己已是一座“山”,很容易进入自满状态,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工作圈里,很难再听到不同的意见,或者说否定的意见。同时,也容易滋生过度自满情绪,从而止步不前。

而主动把自己放在“山”中间,就会看到更高的层次。知晓自身优秀的同时,也能够深刻感知到还有很多人比自己更优秀一点。而那一点是自己再进取一把,就可以达到的状态,从而让自己更好地保持谦逊的态度,进而去创造更多的可能。

实践着,学习着。我们终会成长为更优秀的模样。当骄傲自满的时候,记得将自己放在“山”中间,去向和自己一样高的“山”,或者比自己更高的“山”借更多的能量,继而激发自身力量。

郑东新区普惠路小学 李晨丽 王娜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