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河南装备制造业发展一线观察
以重器“致广大” 用创新“尽精微”

(上接一版)洛轴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十四五”期间,企业已有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面向“十五五”,洛轴力争到2030年实现营收150亿元,不断壮大高端轴承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是装备制造业“加速冲刺”的重要条件。

今年,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某农场,一款智能化、可进行参数自动调整的联合收获机,带给了种粮大户更便捷的秋收体验。

这台农机由位于洛阳的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完成研发设计、中试制造、测试验证和创新迭代,再交付黑龙江北大荒垦征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后者吸纳创新中心的产品、工艺等,规划建设相应产线,并大规模生产投入市场。

“未来几年,我们将依托中试验证平台、产学研融合等途径,带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农机大数据等在农机领域的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总经理助理李保忠说。

当“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科技成果的价值将在生产端充分释放。前不久,河南印发《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以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更加明晰。

长远来看,支持装备制造业提质向新,需要各方合力。记者看到,得益于政府与市场同向而行,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正在向企业集聚——

在新乡,“企业创新积分制”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源对创新积分排名靠前的企业进行精准支持;在洛阳,政府主导推进赋能企业发展“百场对接”系列活动;聚焦农机生产,中国一拖与相关企业成立联合攻关组,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突破……多措并举,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正在持续强化。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盾构机“功成一号”已在郑州完成验收,并将于未来应用至北京地铁1号线支线施工。“面向‘十五五’,只有我们在创新之路上‘尽精微’,才能让更多大国重器走出车间,走向全世界,在‘致广大’中为中国制造代言。”中铁装备集团盾构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宁说。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