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韩琳琳)近年来,荥阳市高村乡聚焦红白事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全域推进红白理事会规范化建设,通过建队伍、定章程、优服务、强引导,让文明新风浸润乡野,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活力。
高村乡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乡镇统筹、村社主抓、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选拔老党员、老干部、退役军人、乡贤代表和热心村民组成理事会核心力量。乡党委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成员矛盾调解与流程指导能力,让队伍既懂规矩又有方法。
各村理事会结合村情民意,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公示执行。《章程》明确摒弃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对宴席标准、礼金往来、仪式流程作出具体规范,且明确不得与法律冲突。为让《章程》落地,高村乡建立“评议+激励”机制,将操办情况纳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体系,通过“红黑榜”公示、入户劝导等方式强化执行,党员干部带头承诺简办,以党风带动社风民风转变。
移风易俗不是“一刀切”的禁止,而是有温度的引导与帮扶。高村乡各村理事会建立提前报备制度,村民办事提前告知后,会有专人全程指导流程、协调资源。对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理事会组建志愿服务队提供“兜底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不费心,同时引导餐饮商家推出“文明宴席套餐”,倡导“光盘行动”,从源头减少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