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从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文脉,到深圳“春天故事”的开放活力;从香港维港畔的现代繁华,到澳门大三巴牌坊下的中西交融……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珠水斑斓,维港溢彩,濠江绚烂。又是四年轮回时,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赛事,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赛期最长、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全运会。作为中国最开放、最富活力的城市之一,广州与体育的缘分源远流长。从1987年六运会到2010年亚运会,体育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如今,当全运会的旗帜再次飘扬在南粤上空,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协同发展的新纪元。
本届全运会是粤港澳的第一次携手,珠江与南海交汇,传统与现代交融,和之前的全运会相比,记者感觉最大的不同正是“交融”二字。它表现在开幕式的主题曲《天海一心》的那句歌词:“一起融入大海,碧波万顷,拥抱彼此透明汇聚一颗心。”
追随全运会的脚步,2005年,十运会在南京举办,初入记者行业作为 “菜鸟” 跟随着体育部前辈一起出差,感受人生第一次全运会前方报道。斗转星移,如今在体育新闻战线摸爬滚打了20余年,这也是记者第六次亲身参与全运会前方采访报道。从南京、济南、天津、沈阳、西安到如今的粤港澳全运会,已经走过20多个春秋,记者也从将近30岁的而立青年,时光匆匆走到了如今55岁的“老炮”,领略到我国体育健儿赛场上的矫健身姿和辛勤汗水,无论是残酷的体育还是全民皆欢的群众体育,一幕幕精彩的历史瞬间让记者无比怀念和留恋。
如今漫步充满活力南粤大地,城市广场上,人们随着音乐跳起健身操;社区公园里,孩子们追逐着足球欢笑。这些日常场景与即将到来的全运赛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感十足的湾区画卷。“全民全运、全运惠民”,赛事筹办带动群众健身热情。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其中148个小项在开幕前完成,预计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截至目前,已有上百万人参加群众赛事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
珠江的秋水,在2025年的微凉中倒映着两岸摩天楼宇的璀璨灯火;越秀山的清风,温柔地拂过老街旧巷,捎来木棉花的余香。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举办的消息传遍粤港澳大湾区,一种前所未有的区域协同活力,正从每个广州人的笑眼中迸发——这是一座古老城市与特别行政区共同向全国发出的运动请柬,也是一次现代体育精神与岭南文化的盛大相遇。
全运圣火点燃,粤港澳准备好用大湾区特有的活力与创新,迎接这场体育盛宴。在2025年11月,在全运的舞台上,见证拼搏的汗水与胜利的欢呼;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街巷里,感受运动的快乐与区域的温度。第三次拥抱全运会的南粤广州,正以承办十五运会为契机,加快建设国际体育名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运时刻到了,粤港澳张开热情的怀抱,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健儿。当全运会的火炬“绽放”湾区,当开幕式主题歌《天海一心》引发和鸣,这场充满激情和梦想、魅力与荣耀的湾区盛会,已蓄满似火热情,点燃全城热望。粤港澳满怀热忱地向全国人民发出诚挚邀约——相约湾区、相约广州,共享全运、共享精彩!
本报广州专电 记者 刘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