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王璞 王东斌)为了让居民在节气流转中感受文化华彩,在指尖创作中传承非遗匠心,日前,郑东新区社会工作部分别在商都路办事处普惠社区、博学路办事处相济路社区,开展非遗点翠胸针手作活动,带领居民以“翠羽”为墨、以匠心为笔,让千年非遗技艺在冬日里焕发生机。
在商都路办事处普惠社区的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以“立冬,万物收藏也”为切入点,结合立冬节气的物候变化,将立冬的文化内涵与习俗娓娓道来。“竹叶凌冬不凋,是冬日里的一抹生机华彩;牡丹雍容绽放,藏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工作人员特别解读两款胸针的设计巧思,其既贴合立冬“藏中见美”的特质,也通过现代仿翠材料的讲解,传递非遗环保传承的匠心理念。手工制作环节,桌上的仿翠羽毛色泽温润,竹叶、牡丹造型的胸针底座精致灵动。居民按需选款,现场工作人员全程俯身指导。“原以为点翠只是古籍里的技艺,亲手做才懂每一片羽毛背后的匠心!”居民李女士捧着完成的牡丹胸针赞叹。
在博学路办事处相济路社区的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了点翠工艺的历史脉络:从战国起源到明清鼎盛,从皇室珍品到非遗瑰宝,并重点强调了当代传承人以人工合成材料替代翠鸟羽毛的创新实践。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居民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胸针造型,精心完成制作。活动尾声,居民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佩戴胸针合影留念。
下一步,郑东新区社会工作部将继续挖掘节气与非遗的融合点,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华彩与匠心,在社区中持续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