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读诗人: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 王迎旭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一件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对实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作者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的磊落情怀和崇高的人格。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此诗。
据说此时的于谦才12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的诗作不多,但多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风格遒劲、意象深远。诗中石灰的意象,正是他坚贞不屈、清白自守的人格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让我们明白做人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畏牺牲,坚守清白,磨练意志,怀有不平凡的抱负,并时刻准备为社会贡献全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