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菜园,是我的乐园,是我童年快乐记忆的宝库。
园子并不大,却被爷爷打理得井井有条。在这方寸之地,粮食、瓜果、蔬菜样样俱全。一到春天,爷爷就迫不及待地翻地、播种、浇水,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我也跟在他身后,学着他的样子忙活,心里漾起和他一样的欢喜。
夏天是菜园最热闹的时候,满眼生机勃勃。一串串小番茄如红玛瑙般晶莹可爱,青绿色的黄瓜在叶丛间半藏半露,仿佛等着人去摘。茄子挺着圆鼓鼓的肚子,活像一个个穿紫衣的胖娃娃。最惹人爱的当然是西瓜——又大又圆,真像绿色的大皮球。切开一块咬下去,汁水甜润,一股清凉从舌尖蔓延心底。爷爷常带我去园里采摘,靠着他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我们不仅实现了蔬菜自由,还不时把新鲜的果蔬分享给邻居。每一次馈赠,都是一次喜悦的传递。
秋天到了,花生也丰收了。一粒粒花生圆润饱满,果仁红润细腻,混合着阳光和泥土的芳香,仿佛藏着秋天特有的香甜。
冬天是菜园最静寂的时候,这个时候爷爷也不闲着,他会整理土地,为来年的耕种做准备。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爷爷黝黑的皮肤、晶莹的汗珠、我们爽朗的笑声见证了小菜园的四季,同时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更让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 王姝雅
辅导老师 李蒙蒙
点评:小作者以爷爷的菜园为情感载体,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将童年的快乐、爷爷的勤劳以及对土地的深情融为一体。对夏日瓜果的描写,运用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画面鲜活灵动,极富感染力。更可贵的是,文章从单纯的景物描写,升华到“劳动”与“分享”的喜悦,赋予菜园更深层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