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静街道旁的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这是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中的情节,如今,这样的故事也在我们的教室里上演。
这个信箱的设立,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在课堂上,我注意到有些孩子明明有话想说,却又因各种原因欲言又止。我意识到,他们可能需要一个更加私密和安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于是,“悄悄话信箱”应运而生。
我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漂亮的“小房子”——它静悄悄的,等待着那些心中有话要说的人,讲出心中的苦闷和忧虑,全力解决倾诉者的问题。可起初“信箱”并不受欢迎,后来,我私下询问了同学才知道,孩子们害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所知晓,于是我立马在上面又加了把锁,钥匙归我一人所有。
慢慢地,一张张小纸条出现在信箱中。“妈妈能不能多陪陪我”“我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了”……纸条的内容五花八门,里面有因学习压力产生的焦虑、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烦恼、成长过程中的自身情绪及家庭因素的变化等。每天我都会打开信箱,取出孩子们的“留言”,一张张细细读来,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悄悄话并做好保密工作。还会将我的回信塞到作业本中或者悄悄找到他进行疏导沟通。
“悄悄话信箱”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之门,让我走进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它让我更加了解我的学生,也让我能够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爱和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世界上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颗心,每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希望通过“悄悄话信箱”,让它成为化解学生思想矛盾的“保健站”,融洽师生关系的“缓冲站”,激励学生进取的“加油站”,调解学生家庭矛盾的“中转站”,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管城区尚德路小学 孙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