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刘象乾)面对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带来的严峻挑战,新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保障秋粮归仓、秋播落地。截至11月12日,全市整地面积29万亩,已播种小麦27万亩。
新郑是黄帝故里,被誉为中华民族农耕起源地。2025年,新郑计划播种小麦30万亩,油菜0.95万亩。截至11月12日,全市整地面积29万亩,已播种小麦27万亩,进度90%;已播油菜0.94万亩,进度99%。剩余播种任务预计将在11月25日前完成。
此前,新郑市委市政府组织农业农村、气象、发展改革委、应急等部门,第一时间深入田间一线对秋收工作进行调研督导,现场对秋粮抢收抢烘、抗湿播种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新郑市农业农村局加大对阴雨天气的应对力度,对抢收、烘晾、麦播等工作进行安排。新郑市5个技术指导组持续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群众抢晴收获、烘晾收储、腾茬散墒、抗湿播种等,努力降低灾害损失和灾害风险。
今年“三秋”,新郑投入各类型拖拉机1246台、耕整地机械880台、播种机580台;运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鼓励农机手购置新型履带收获机、拖拉机等机具。农机监理、补贴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三秋”期间新增各类型拖拉机40余台,有效解决了部分村庄农机具短缺的问题。为加强农机具维修保障,全市8个农机维修网点配件充足,累计完成检修机具2000余台(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