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 白
1948年6月间,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在解放古城开封突破新南门的战斗中,第71团尖刀连指导员董怀远不幸牺牲,他的战友胡世贵受其遗嘱,战后退伍来到了董怀远的老家黄河南岸的仲舒岗,并从山西老家接来了妻子和三个儿子,一起孝敬赡养董怀远年迈的母亲。董怀远的母亲在1952年土改时去世,胡世贵在回山西老家窦家堡前,把大儿子胡德渠入赘到仲舒岗姬家,做了上门女婿。
以上是孔羽长篇小说《土厚井深》(河南文艺出版社2025年10月版)的历史切入点,而这部小说故事的展开则是1985年改革开放前后,可见作者在选材上的独具匠心。这时,胡世贵已经去世,他的二儿子胡德润已成家立业。胡德润养育了三子一女,女儿胡荣妮已出嫁;大儿子胡荣海成了家,有了一双儿女;三儿子胡荣泉正在读高中,他的二儿子胡荣河30多岁了也没个对象,而更让他操心的是他的三弟胡德水。
胡德水50多岁,年轻时与本村的姑娘张樱桃青梅竹马,可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被煤窑主窦嗣秀的大儿子窦贤生横刀夺爱,后来窦贤生因事故死在煤窑里,胡德水虽然和张樱桃有心成家,但被窦嗣秀以张樱桃带着两个孩子为由,把两人的婚姻挡在了门外,胡德水生活得很不如意。就在这个时候,仲舒岗的大嫂姬万菊突然来信,说是大哥胡德渠腰摔坏了,正赶焦芝麻炸豆的季节,地里需要有劳力过去帮忙。胡德润、胡德水兄弟二人商量后,由胡德水带着侄儿胡荣河、胡荣泉从山西老家前往黄河南岸的仲舒岗。
35年前,少年胡德水跟随父亲回到窦家堡时土地改革已经结束,全家人都因耕地和用水发愁,经过努力终于在窦家窑附近那得了一口庙坡井。可在眼下,在接到仲舒岗的来信之前,胡家赖以生存的庙坡井里的泉眼被窦家窑掘断了,胡家正在为吃饭的用水而发愁奔波。可当胡德水从山西老家再次来到黄河南沿的仲舒岗时,最让他费心思的仍然是土地和水的问题。《土厚井深》从切入点的土地改革,到30多年后的土地承包制,中国社会中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这就是《土厚井深》这部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胡氏家族无论是在山西老家,还是来到了黄河南沿的仲舒岗,都被土地和水所羁绊。
在《土厚井深》里,作者对现实中民众的生存现实与精神状况的呈现,依赖于对社会群体中的家族谱系的建构,而胡氏家族谱系则是小说中所有家族谱系中的纲领,在《土厚井深》里出现的所有家族都和胡家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在山西沁河边的窦家堡,窦嗣秀既是村干部,又是窦家窑的窑主。以窦嗣秀为代表的窦氏家族不但打破了胡德水应有的婚姻与家庭,而且企图主宰从仲舒岗来窦家堡说书艺人周常亮一家人的命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常亮的大女儿周梅兰最终摆脱了窦嗣秀的控制,回到了仲舒岗和胡德润二儿子胡荣河恋爱成家;周常亮的小女儿周梅娟和胡德润的小儿子胡荣泉一起读书,虽然胡荣泉高考落榜,但他在复读时参军,最终和周梅娟走到一起,并以政府机关人员回到了山西老家接手窦氏家族煤矿的管理与经营。
而在黄河南边的仲舒岗,则以胡德水和大哥胡德渠一家为叙事中心。胡德渠入赘姬家,其后代一女二子都从了姬姓,大闺女姬邦美嫁给了与仲舒岗相邻的刘伶岗的刘长鸣,大儿子姬邦本跟着本村的姜木匠学手艺。姜木匠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姜海涛,外号姜小胆,和姬邦美是同学,二儿子姜海洋是胡荣泉的同学,后来他们一块参了军。而姜木匠的妻子则是仲舒岗董氏家族的闺女。胡德水重新回到仲舒岗时,董氏家族的董仁孝正任着村支部书记。
董仁孝年轻时在生产队看青时,曾经在玉米地里抓住了偷玉米的姬万菊,由于年轻失去理智被姬万菊抓了把柄,并以此为要挟要让董家明媒正娶,可是姬万菊等来的却是入赘的胡德渠。这被姬万菊和董仁孝隐藏的秘密使姬氏与董氏家族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家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族观念体现在对家族连续性和认祖归宗的重视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社会生活秩序建构和调节的核心,同时也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在《土厚井深》里,家族是乡土文化的根,以胡氏(姬氏)家族为纲领,以窦氏家族、董氏家族、周氏家族、姜氏家族、刘氏家族为网丝建构起来的关系网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家族的价值观和规范通过一代又一代血缘与文化传承,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思想。
而这种家族观念,在《土厚井深》又被赋予具体的人物身上。胡德水是胡氏家族观念的化身,他的家族理念在他在仲舒岗为把一口井命名为胡家井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在董仁孝这里,则可以从他对董家坟的态度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土厚井深》通过家族文化为我们塑造了像胡德水、董仁孝这样的文学人物,而小说对姬万菊、姬邦美、王金凤等几个女性人物的塑造,笔力尤显深厚。
胡德渠入赘姬家,几个孩子都随了姬性,这是胡家拿不上台面的隐痛,而姬万菊的强势更使她的性格鲜明,尤其在她处理和董仁孝和董氏家族的关系上更为突出,特别是处理女婿刘长鸣的后事上与董仁孝的几个回合,使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跃然纸上。姬万菊虽然大大咧咧但不失有心计,虽然强势但她心地善良,这在她处理胡德水和侄儿胡荣河的婚事上得以体现。
胡德渠的女儿姬邦美,村里董仁孝的大儿子董智顺,姜木匠的儿子姜小胆都对她有意,但最后却嫁给了邻村刘伶岗村支书刘长太的儿子刘长鸣,后来因两个村的矛盾在一场乡村电影中发生械斗时死于非命;成了寡妇的姬邦美回到娘家后,面对董智顺与姜小胆的情感追逐,她选择了董智顺,但董智顺得手后却跟一个县长的千金好上了,姬邦美在绝望之中投井自杀,但被姜小胆救下来,终成眷属。在姬邦美这里,人性的丑恶与美好得以最大限度的施展。
王金凤是姬万路媳妇,生育一男一女。姬万路在山西窦家窑因煤矿事故去世后,在情感上和王金凤发生关联的一个是胡德渠的大儿子姬邦本,另一个是姬邦本的堂兄弟,也就是胡德润的二儿子胡荣河,虽然王金凤最后和胡德渠的大儿子姬邦本成了一家,但这两个人在辈分上都喊她婶子,他们的关系完全突破了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家族伦理关系,这对旧有的家族伦理体系构成了挑战,同时也应对了社会的变迁。
胡荣泉不由慨叹起井的遭遇来。当年,庙坡井毁了,胡家井淘出来了。如今,庙坡井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胡家井却被填平了,虽然,他亲自撰写的碑文还在,而胡家井却成为历史。不久的将来,庙坡井也会成为历史的。但不管是庙坡井的新生,还是胡家井的消亡,这都是大势使然,不可逆转。
《土厚井深》里家族观念形成的历史极其深远,仲舒岗的姬姓源自西周,仲舒岗因董仲舒而得名。山西的窦家堡坐落在沁河边上,沁河是黄河的支流,连接仲舒岗和窦家窑的不光光是姬氏家族、董氏家族、胡氏家族,而首先是天下黄河。这是一个像天际一样辽阔的隐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