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振
院子里的那棵小榕树才两米多高,纤细的树干在风中轻轻摇晃,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它是我去年春天亲手栽下的,当时只有小拇指粗细,如今已经长出了茂密的嫩枝绿叶。隔壁的老张每次看到都要说:“这么小的树,风一吹就倒了,还不如种点花花草草或瓜果,可以欣赏,还可以采撷。”
我却不以为然。小树虽小,却也有它的倔强与独特。
记得上个月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狂风裹挟着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我站在落地玻璃窗前,看见小榕树被吹得东倒西歪,细嫩的枝条几乎要贴到地面。可每次风势稍缓,它就会立即挺直腰杆,抖落身上的雨水和脏物,仿佛在向狂风示威:“你奈我何?”
第二天清晨,我特意早起去看它。出乎意料的是,小榕树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在阳光下显得精气神十足。几片嫩绿的新叶从枝头冒出来,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倒是旁边那丛月季花和芍药花,被风雨吹打得七零八落,花容失色,粉红的花瓣散落一地,与泥土融为一体,甚是让人惊讶和惋惜。
小榕树的倔强与韧性,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个子是全班最矮的。有一天学校要选拔队员参加小学生篮球赛,同学们都不敢报名,我自告奋勇报了名。同学们都笑话我:“你这么矮,怎么打篮球?连球恐怕都拍不起来呢!”可我就是不服输,每天放学后都在操场上练习拍球、传球、带球跨步上栏等基本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那天的第一场球,没被看好的我居然一个人得了12分、抢断球8个;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我成了场上得分最多的队员,令队友们刮目相看,还获得了老师的表扬。时至今日,50多年过去了,我之所以还保持着对篮球运动的挚爱,每周坚持打两次篮球比赛,这可能与孩童时结下的某种情结有很大关联,也可能是那时“倔强惯性”的延伸和挪移。
我总忘不了,学校校长在篮球比赛得了第二名时在全校表彰会上说的一句话:“有些同学就像小树苗,看起来不起眼,但生命力特别顽强,不惧风刀霜剑,加之敢于拼搏,努力向上生长,结果是完全可以逆转颓势局面,迅速长成参天大树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现在看着院子里的小榕树,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嫩稚又挺拔的影子。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例子。邻居王奶奶的小孙子,才上幼儿园就能背几百首古诗;巷口那家不起眼的小面馆,做出的牛肉面却比大饭店的还要香;酒店新来的实习生虽然经验不足,但提出的节能减排方案总能让各位老总啧啧称赞。
小榕树在阳光下继续生长着。它的树影渐渐拉长,在地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几只麻雀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开一场小型音乐会。我忽然明白,树小招风不是坏事。风越吹,它的根扎得越深;雨越打,它的枝叶越茂盛;连麻雀的踩踏,都仿佛成了它向上拔节的韵律。
现在,我依然喜欢站在窗前看这棵小榕树。它提醒着我:不要因为渺小而自卑,也不要因为年轻而怯懦。生命的力量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弱小的存在里,等待着在适当的时候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就像一句古诗词里说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世间,大能扛压,小亦能扛风,是一种生存优势和本领。
自然界,大树招风,屡见不鲜;工作中,名高妒起,也司空见惯;最为不爽和痛苦的是,生活中有时树小也招风,名小也遭谤。这种情况的发生却是一种人为行为,让人不可理喻。树小招风,往往是一些庸人、俗人、是非之人挑起矛盾、离间关系的“拿手把戏”;他们为了利己、排他,往往使用这种伎俩,自恃己能去损贬别人,搬弄是非。你即使是一棵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的小树,亦有可能招来暴风骤雨;他(她)们这些人说三道四,无非就是想打压你茁壮成长和健康发展,嫉妒和害怕你将来长成参天大树,其目的和动机非常丑陋。在人情世故和人际交往中,为什么那么多怨气、戾气、矛盾冲突产生和存在,其实多半与这种人的人品属性脱不了干系。
每个心地善良、心胸宽广、志存高远的人,不要理会这些阴风、怪风,笃定地过好自己的清静日子就行了。待自己长成参天大树,任何风也撼动不了你扎根大地的力量。到那时,风只能望而兴叹,或匍匐在你的脚下打转,绝不敢与你正面碰撞和死缠烂打。
树大招风,树小也招风,只能说明世事多舛、人心多变;所以,每个人要做的就是对任何世事都要看得通透,对“双刃剑”的厉害一目了然,知其利也知其弊,学会祛弊存利、化害为利;如此,才彰显人生智慧和生命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