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运会赛场,不仅涌现出于子迪这样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些老将更令人感动,他们巅峰已过却仍奋力搏杀,一幕幕传奇的励志故事,演绎着赛场上“宝刀不老”的经典瞬间。
乒乓球选手马龙、刘诗雯六战全运会,汪顺、苏炳添、陈梦、黄雅琼、陈艾森第五次站上全运会赛场,樊振东、张雨霏第四次征战全运会……这些老将用热爱与坚守,为全运会注入独特魅力。他们的表现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致敬,更激励着年轻一代运动员。
37岁的马龙,作为手握4金3银4铜的乒坛传奇,坦言这可能是其参加的最后一届全运会。男团赛后,马龙表示,每届全运会都会涌现出很多优秀选手,看到现在有能力又有拼劲的年轻运动员很羡慕。
当混双决赛的最后一球落地,34岁的刘诗雯和搭档紧紧相拥,她膝盖上厚厚的肌贴引起观众的注意。在混双比赛中与林高远搭档上演惊天逆转,她以顽强拼搏精神诠释老将价值。从15岁初登赛场的“天才少女”,到34岁家门口成功卫冕,这20年的乒乓路,刘诗雯走得太不容易。采访时她笑着说:“能再次站在全运会的赛场上,我就觉得值得给自己鼓掌。”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背后却是20年的坚守、无数个疼痛难忍的夜晚,和对乒乓球刻进骨子里的热爱。
作为北京拳击队的王牌选手,孟繁龙承担着队伍在本届全运会的夺金重任。12年前,孟繁龙就已经尝到了全运会金牌的滋味。如今,他渴望再一次拿到金牌。然而决赛中,孟繁龙不敌河南选手韩雪振,获得一枚银牌。孟繁龙在赛后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从2009年第一次拿到全运会银牌,到2013年的金牌,到如今36岁再次闯入决赛,孟繁龙的全运会之路是一部励志史。他无需用一枚金牌来证明自己,但他依然选择站上拳台,用最纯粹的方式诠释着对拳击运动的热爱与尊重。
此番真正意义上家门口作战的苏炳添,想用一次轰轰烈烈的比赛来结束体育生涯。类似这样的告别,不少老将们或许已然在内心为自己排练过无数次。奈何情深,奈何岁月无痕。
浙江队“五朝元老”汪顺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上依旧保持绝对优势,预赛、半决赛中均以头名晋级。决赛中,他以1分56秒20的成绩夺冠,实现该项目全运会四连冠。这一成绩领先第二名选手3.66秒。这是汪顺在本届全运会上收获的第3枚金牌,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第18枚全运会金牌,刷新了全运会个人金牌数纪录。
然而,像汪顺、刘诗雯等拿金牌的老将毕竟是少数,他们当中大多与奖牌无缘。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终点处的场边,224号选手刘虹的身影格外引人关注。虽然最终无缘奖牌,但这位38岁“竞走妈妈”对于中国竞走的象征意义,早已超越了是否登上十五运会领奖台。自2005年入选国家队后,刘虹先后征战五届奥运会、八届世锦赛,收获奥运会金、银、铜牌,赢得世锦赛4金1银,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她用20载光阴,在竞走赛道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对于参加这次全运会,刘虹坦言,到了告别的时刻:“去年我是最后一届征战奥运会。这届全运会是我的收官之战,是我最后征战的比赛。”38岁的刘虹,走出了比赛道更宽阔的天地。
这些老将用热爱与坚守为全运会注入独特魅力,他们的表现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致敬,更激励着年轻一代运动员前进的步伐。在全运会赛场,当我们为年轻小将喝彩的同时,更要为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将送上最诚挚的敬意与掌声。
本报广州专电 记者 刘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