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陶然)11月22日,由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多区县(市)民政部门及公墓机构主办的“生命长歌·寒衣寄情——2025年寒衣节节地生态葬活动”,在河南福寿园、郑州御泉森林陵园、河南黄河北邙福寿陵、登封莲花山福祥园同步启幕。
河南福寿园的生态葬区,家属们捧着可降解骨灰盒——这种盒子几个月便可自然分解,无任何污染。黄河之畔的河南黄河北邙福寿陵,工作人员协助安葬后,向土壤撒下波斯菊种子,以“花开寄思”的形式,让生命在繁花绽放中延续。登封莲花山福祥园的深山坳里,绣着逝者信息与思念寄语的丝带,既承载牵挂又替代传统焚烧,系于松枝后随风轻舞。
“每具骨灰补1000元,现场填个表、交下材料,钱直接打银行卡里。”在黄河北邙福寿陵的咨询点,工作人员一边给家属递告知单,一边解释。政策不光有力度,还带着人情味。除了补贴,各公墓设置的“文明祭扫服务点”,免费提供鲜花、饮用水、休息座椅等物资,让祭扫环境更显温馨。此外,在河南福寿园的网络追思区里,记者看到几位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用手机为逝者点亮虚拟蜡烛、留言祈福。“在家就能缅怀亲人,既方便又环保。”张奶奶戴着老花镜,指尖轻点屏幕。
近年来,郑州持续加大生态葬支持力度,完善奖补政策、优化区域规划,全市多家公墓已设置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多种生态葬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