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主题为“文化认同与文明对话”的第十四届“嵩山论坛”,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相聚于此,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对话。
本届论坛由“主题对话”和“主题研讨”两部分构成,是一场全球顶尖学者思想交流的学术活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王中江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经历从文化开放、文化反思、文化认同到文化融合和文明对话的不同阶段。他认为,真正的文化认同、文化主体性,奠定在文化的创造、文化内在的意义和价值信仰上,这意味着中国要建立新的哲学和文化形态。为此,中国文化需要高度开放,需要在不同文化之间展开广泛比较和深度对话。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当前全新的世界体系当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在差异和认同间探索中庸之道。如何能够以精神人文主义来安顿身心,如何以文明对话来化解文明的冲突,如何通过凝聚文化认同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是学术议题,也饱含现实关切。
嵩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根脉,登封作为嵩山论坛的发起地,为“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做出了贡献,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14年的探索,嵩山论坛为文明对话的开展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开启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科学与宗教多层次、多维度的对话之门。
本届“嵩山论坛”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河南省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基金会、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