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打造“医防融合一站式”艾滋病防治模式
党建赋能为“艾”守护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这万众瞩目的历史性时刻,一位来自郑州的白衣战士格外激动——她就是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赵清霞。

作为全国先进模范代表,她受邀现场见证祖国的强盛与荣光。作为国内最早与艾滋病“短兵相接”的专家之一,从医30多年来,她见证了医院感染学科的沧桑巨变。

从1名医生、4名护士起步,到拥有床位130张、上百名医护的省级重点学科;从单一感染科室到相关学科集群“百花齐放”……25年来,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感染学科坚持党建引领,敢为人先、不畏艰难,谱写了一曲曲交织着理想与热爱、奉献与拼搏的时代乐章。

2025年12月1日是第38个世界艾滋病日。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如何发挥党建赋能作用?如何打造感染学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该院探寻感染等专科25年发展壮大之路。

党建引领打造“隐形堡垒”

“赵主任,谢谢您!没有您,真的就没有这个孩子……”日前,在该院感染与免疫门诊,李女士声音哽咽,将一面“妙手仁心、医之楷模”的锦旗,郑重地递给赵清霞。

赵清霞,这位被誉为“钢铁霞”的医院首席专家,在临床中始终以党员初心坚守医者仁心,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患者为中心,大力创建党建品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医院党委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六个一”工程,即:筑牢一个基础(基层党组织),围绕一个中心(河南省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凝练一个品牌(守护之光党建品牌),建设一套阵地(党建文化长廊、支部党员活动室),实施一批项目(书记项目),形成一系列机制(党委议事规则、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党支部考核、志愿者服务等机制)。

特别是在“守护之光”品牌引领下,17个党支部延伸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子品牌,构建起“一支部一品牌”的党建矩阵体系,常态化开展雪松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创新推行“扫码点单”志愿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医院感染科党支部着力打造“医路有爱,全程守护”党建品牌,成立HIV个案管理师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化、个体化管理与随访服务,助力患者提升治疗信心与依从性。

启动“党建引领下提升感染与免疫门诊艾滋病当日启动抗病毒治疗率”书记项目,率先建立快启门诊,推行个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构建“HIV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全周期闭环管理”模式。快启门诊被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评为全国标杆单位,入选首批“HIV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示范中心”。

开展感染者社工服务项目,实施免费邮寄药物等便民措施。开展技术帮扶基层活动,定期派遣专家赴全省18个地市开展疑难病例会诊等服务。利用“互联网+健康宣传”模式,深入大中专院校、社区开展宣教与咨询检测活动。联合关爱之家志愿者团队持续开展传统节日为住院艾滋病患者送温暖活动。

该院坚持党建引领,实施“一支部一品牌”,通过从诊断、治疗到心理支持“一站式服务”,处处从细节彰显人文关怀,为患者筑起了一道健康“隐形堡垒”。

正如该院党委书记孔维超所言,作为全省唯一的三甲传染病医院,医院锚定党的领导,坚持公益性,敢破难题,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努力造福更多百姓。

学科裂变催生“百花齐放”

20世纪90年代,人们“谈艾色变”。

2000年,该院感染科成立,医生仅1人。如今,感染学科拥有1个感染与免疫门诊、3个病区、128张床位、100多名医护人员,累计收治来自省内外重症艾滋病患者3万余例,救治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国家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河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等“国字号”“省字号”相继落地扎根。

“我们还参与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艾滋病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多个国内自主研发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项目。”赵清霞表示,代谢性疾病等成为影响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未来将重点开展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合并症诊治等研究,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回顾学科发展史,该院副院长李洪智表示:“我们亲眼见证了学科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单科优势’到‘学科集群’的深刻变革。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最终构建起了感染学科与关联学科交叉融合、同频共振的发展新格局。”

“手术刀尖上的舞者”——普外科

2002年,一位来自西部边陲的HIV女患者,合并直肠癌晚期,抱着一线希望找到该院普外科主任冯秀岭。这位被誉为“手术刀尖上的舞者”,迎难而上为患者成功实施了乙状结肠造瘘手术。

目前,该科拥有床位53张,年住院病人近千人次,累计完成艾滋病合并外科手术6000余例,位于全国传染病医院前列。

“零拒绝”——胸心外科

“你来我们医院吧,我能为你手术治疗!”2019年6月,该院胸心外科主任朱长庚接到一位患者从青海打来的电话,他的回答让患者喜极而泣。

作为国内传染病医院较早开展心肺手术的专科科室,该科成功实施了全省首例艾滋病患儿心脏外科术等,在传染病相关性先心病、合并肺癌等领域弥补了多项技术缺憾。

母婴阻断率达100%——妇产科

“看到宝宝健康,是最开心的事儿,一切都值得!”这是该院妇产科主任张岩红团队的朴实想法。

该科设置病床16张,开展各类妇产科手术、宫颈癌根治术等,对围产期母婴艾滋病阻断成功率达100%,平均每年有30多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这里生下健康宝宝。

微创“拆弹”——心血管内科

一位高危HIV患者,患多种基础疾病,日前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且合并极为凶险的腹主动脉-髂动脉夹层动脉瘤。

面对挑战,该院心血管内科程勇主任团队联合多学科团队迎难而上,成功实施了高难度的微创腹主动脉-髂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标志着该院在复杂大血管疾病微创治疗领域的技术日益成熟。目前,该院已构建覆盖冠心病、起搏与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大血管及心力衰竭等完备的介入诊疗体系。

在感染学科的催生下,医院泌尿、神经、肿瘤等专科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年开展HIV感染者3~4级手术500余例,腹腔镜下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居国内前列,重症学科在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救治方面居全省前列,急诊医学科在传染病院前、院内救治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为转运基层医疗机构重症艾滋病患者来院救治搭建了快速救治通道。

打破壁垒探索“河南模式”

近年来,秉承“精专科、强综合”发展思路,该院以创新思维打破传统艾滋病防治壁垒,与省、市、区疾控中心建立会商工作机制,推动医防深度融合。依托数据赋能,高效开展全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工作,并将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广至全省各地市。同时,积极探索艾滋病管理“一站式服务”等新模式,为艾滋病防治贡献河南力量与智慧。

——探索“医防融合一站式”艾滋病防治模式。医院门诊管理4000余名在治艾滋病患者,实现从HIV筛查到确诊、从治疗到患者终身随访照护的全病程管理模式,实现预防、治疗、生活心理及婚育指导,以及慢性合并症筛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医疗照护和人文关怀,建立医患信任,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形成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全流程工作管理模式。建立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团队,快速启动抗病毒治疗率达90%以上。设立“快速启动门诊”和个案管理,为患者提供高效、连贯的服务。

——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以感染内科为主导,覆盖妇产、心内等多个科室,年救治艾滋病危重症患者500余例,合并肿瘤患者300例,合并肾衰竭患者90余例。

——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新途径。开展中医辨证论治,综合运用中药汤剂、穴位贴敷、艾灸等特色疗法,在艾滋病各种机会性感染的诊治、药物毒副作用的处理等方面处于国内前列。

——开展传染病防治领域深度合作。先后与卢氏县中医院等20家医院建立医疗联盟合作关系,与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等签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共建,累计为全省各级艾滋病定点机构培养6000余名专业人才,让基层更多群众受益。

“作为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救死扶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该院院长秦川表示,作为郑州大学传染病研究院,医院将持续打造“医防融合一站式”艾滋病防治等新模式,努力形成高效协同的防治体系,社会共治、齐心协力推动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汪辉 通讯员 王璞 文/图

2025-11-28,12461| 2025-11-27,12449| 2025-11-26,12441| 2025-11-25,12433| 2025-11-24,12425|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