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异地就医无须带胶片
河南实现医保影像跨省调阅

本报讯(记者 王红)今后,患者异地就医无须再带着胶片出行了!11月26日,记者从河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已正式启动,作为全国首批试点之一,河南已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实现医保影像跨省调阅。

医保影像云是云端医疗影像系统,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将患者的CT、磁共振、X光等检查影像上传至云端储存,支持患者实时查阅历史检查数据。这意味着今后患者异地转诊、跨省就医时,无须再带着胶片辗转奔波,接诊医生通过平台就能直接调阅相关影像,减少重复检查。

11月20日,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仪式现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青接诊了一名来自河南郑州的患者。这位患者因持续咳嗽,担心肺部结节恶化前来就诊。

“您之前在家乡就诊拍过肺部CT吗?现在医保影像云可以直接跨省调阅。”经过医生询问、患者授权后,此前病人看病所拍的CT影像逐帧清晰呈现在北京医生的电脑屏幕上,病灶纹理等细节一目了然。

这一“数据跑路”替代“患者跑腿”的便捷场景,与过往影像就医的“堵点困境”形成强烈对比:从前,患者做完影像检查需要等待1~2小时甚至更久才能取片,复诊时厚重的胶片袋成了“标配”,医生问诊时还得逐张翻阅胶片,反复核对检查时间、费力分辨病灶位置,既耗时又易遗漏关键信息。

技术赋能带来了诊疗模式的变革。2024年12月以来,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国家医保局启动医保影像云建设,医疗机构可将患者数字影像资料上传至云端储存,患者个人可以在手机端免费获取,其他医院和医保部门可以在云端直接调取,极大便利分级诊疗和异地转诊,有效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医保影像云的建设,本质是一场打破医院“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深层革命。对于河南这个拥有近亿参保人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大省而言,挑战尤为严峻。

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河南全省建设推进“一盘棋”,技术攻坚团队全面梳理医疗信息系统和影像数据资源情况,依托现有系统搭建专享通道,既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借助加密传输、权限管控等技术手段,构筑安全高效且稳定的数据索引上传与共享体系。我省仅用3个月便推动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正式上线运行,并向国家平台成功上传首批数据,创造了“河南速度”。

来自省医疗保障局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累计向国家医保局上传医保影像索引3400万余条,778家医疗机构完成标准化改造和影像数据上传,跨医院、跨地区的影像流通壁垒被彻底打破。

按照计划,下一步,我省将在医保影像云建设上持续发力,全力推进覆盖扩面,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全省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影像资料上传;同时,我省将探索利用影像数据支撑医保结算、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等工作,让数据不仅“跑起来”,更能“用得好”,为参保群众提供更智慧精准、更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

2025-11-28,12461| 2025-11-27,12449| 2025-11-26,12441| 2025-11-25,12433| 2025-11-24,12425|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