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阳光跳上课桌,洒在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竹节人身上——红袍金甲的武将、衣裙飘飘的仙子、身披斗篷的魔法师,一个个立在课桌上,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出“江湖”。教室后排的“擂台”早已支好,两本厚书搭成“城墙”,中间留出的空地,就是竹节人们一较高下的“武林赛场”。
上课铃一响,期待已久的竹节人表演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轮番上台,个个亮出看家本领。你看,有人带来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竹节人头顶纸做的紧箍咒,手握细木棒当金箍棒,表演者手指灵活拉动细线,“孙悟空”就蹦跳着摆出“大闹天宫”的架势;有人打造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淡粉色纸衣随风轻晃,伴着表演者柔声细语的台词,竟真有几分弱柳扶风的模样;还有人脑洞大开,做出了哈利·波特,身披黑色卡纸斗篷,握着由筷子改造成的“魔法棒”,引得台下阵阵惊呼。
轮到我的好朋友小雅登场时,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她手里的竹节人威风极了——一身红袍镶着金边,背后插着纸剪的令旗,手中那把用硬卡纸做的青龙偃月刀,边缘还描了银粉,在阳光下闪着光。这正是她最爱的关羽!“华雄!拿命来!”小雅学着三国人物的腔调大喝一声,手指飞快拉动细线,竹节人的双臂立刻挥舞起来,青龙偃月刀“呼呼”作响,时而劈砍,时而格挡,红袍随着动作轻轻摆动,活脱脱一个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连大气都不敢喘,直到表演结束,教室里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最终,小雅的“关羽”以绝对优势当选“武林霸主”,但输赢早已不再重要。这场竹节人盛会,让我们用双手唤醒了文学名著里的鲜活形象,在拉线、跳跃、呐喊中,读懂了关羽的忠义、悟空的果敢、黛玉的温婉。原来,课本里的文字不止印在纸上,更能变成手中的快乐,藏进童年的珍贵回忆里。
二七区陇西小学 马博翰
辅导老师 宋建玲
点评:文章讲述了同学们以名著人物为灵感,用竹节、卡纸等简单材料,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武林高手”,细节处尽显巧思与创意。文中对表演场景的描写生动鲜活,将动手的乐趣、竞争的紧张与对名著的理解融为一体,字里行间满是童真与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