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PDF版阅读

悠 悠 簸 箕 柳

? 刘传俊

盛夏酷暑,浩瀚的苍穹之下,直挺挺向上舒展肢体的簸箕柳,任凭日晒风吹,依然墨绿墨绿,若无其事地在热浪蒸腾的蓝天白云下兀自地氤氲出一圈一圈赏心悦目的光晕。此时,倘若在野外的渠边、沟沿与几丛簸箕柳撞个满怀,那彳亍不定的情绪准会一扫而光,眼前流动的不啻为一道亮闪闪的绿光绿水。

簸箕柳在坊间又作白柳,也许缘于它脱去外衣后通体雪白之故。簸箕柳适应能力极强,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十分低廉,生性耐旱,耐贫瘠,也耐潮湿,可扦插,可移植,好成活。簸箕柳不但能在平坦的石灰性冲积细沙地、盐碱地等环境中生长,甚至还能在众人眼里难以成苗的沙荒地中,也能通过平茬管理实现稳产高产。由于簸箕柳呈现出了显而易见的良好经济价值和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不流失等生态功能多重作用,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因此,簸箕柳越来越成为很多地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生态树种,备受人们青睐。

远离山乡久在城市生活,簸箕柳的样貌不常见了。一日清早,我在小区中部的一方人造池塘边散步,无意中瞥见池塘南岸生长着两丛簸箕柳,喜出望外。柳叶眉的叶片油绿油绿,潮乎乎的叶子柔润润的,在晨光熹微里朝我眨着眼睛,颔首低眉向我示好。我不由自主向簸箕柳走去,当手挨着微凉的柳叶的转瞬间,竟想不到勾起了我与簸箕柳间的悠悠情愫。

少儿时我生活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那里五谷杂粮都种植,杂树种植得也不少,唯独簸箕柳不多。村东五六百米处有个两三亩的西高东低的菜园。地西头打了口水井,水井东折叠起一个渠道,车出来的水直接涌进渠道,依次来浇灌种植的辣椒、番茄、包菜、茄子、韭菜、苤蓝等多个蔬菜品种的菜园子。蔬菜是水扑棱,离了水像哈密瓜断了瓜秧。渠道两侧生长着年年割了又长、长了又割的簸箕柳,好像永远也割不完似的。时常有井水养育,这些人见人爱的簸箕柳,长势特别繁茂,样子格外水灵,每天都碧绿碧绿的,宛如一道绿色屏障横穿菜园东西。它散发出的绿,是高于所有蔬菜的那种需要景仰的绿。

据老辈人说,用簸箕柳叶泡茶喝可以消火,尤其是端午节早晨太阳未出来前采撷的带露珠的簸箕柳叶,经过炮制能作为上好茶叶来用。于是,每年端午节早晨一睁开眼,我便挎上小竹篮子到菜园里的渠道上采摘簸箕柳叶片。摘满了竹篮子,顺便到菜园东的小溪里洗个澡,确保一年安然无恙。我之所以这样为之,是因听村中一老奶奶说过,端午节夜里,有助人健康的神仙悄悄往河里撒了能祛除病痛的药面,早起用来洗脸、洗澡,全年都不会患眼疾、皮肤病,百毒不侵,效果奇绝。采摘回家的簸箕柳叶交给妈妈,她清洗后上锅蒸一番,放置于阴凉处阴干,包装起来存放,够家人一年泡水饮用。

长大后阅读了不少有关植物用途的书籍,我知道了簸箕柳还是国人传统中的药材,为儿时经常饮用簸箕柳叶茶水而暗暗自豪。簸箕柳这一药用茶水,不是早就注入了我心田了吗?簸箕柳的药用价值,我早就受益了!右邻教书的大伯曾告诉我,长期饮用簸箕柳叶茶水,有利无弊,它具有消火解毒、消肿止痛、清热利尿等诸多功效,还能帮助缓解轻度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热症。难怪见他时常煎煮簸箕柳叶水内服、含漱,其效果不言而喻。

然而孩提时的我,关注和感受得更多的,并不是簸箕柳的药用价值,而是它在比树叶稠的困苦日子里的实用价值。那时家里比较贫穷,一年到头,全家人不停劳作,勉强糊口度日。日常劳作中,除了用荆条、竹子编制的农具盛放农产品外,就是用簸箕柳编制的农具了,但这些物件的材料都不是我们那里的特产,需要了必外出购买。尤其是簸箕柳条编制的用具,不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村里少之又少。用上时,就要到别人家去讨借。簸箕柳枝条韧性较强,秋天长老了才能收割。收割后剥去外皮,内里色白光滑。编制柳条器具的技艺精湛的匠人,将柳条搁到烧水的大铁锅上蒸制后,就心灵手巧地编制成了柳条箱、笸箩、方筺、条斗、簸箕等用具。簸箕还好置买,大笸箩和大笆斗村子里可谓凤毛麟角。偌大个村庄有四个生产队,大笆斗只有第一生产队才有一个。村里有近200户人家,大笸箩满共五六户有。所幸我家也有一个,既方便了自家,也方便了他家。一向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妈妈常说:“能买侈贵物,不买便宜嘴。”她喂养了一些鸡娃,鸡娃长大下蛋了,她亲自或让我拿到集市上去换线,一来二去攒够能买大笸箩的钱了,她就到城里东关的菜市街上买回了一个心仪已久的白亮亮的大笸箩。记得那个傍晚妈妈将大笸箩搬回家里时,引得不少邻居走进小院看稀奇,甚至有人还赞不绝口。 冬天有太阳时,妈妈将淘洗过的麦子放到大笸箩里,大笸箩搁在当院的小方桌上,让我坐于旁边看护,以防麻雀飞过来啄食。我搬一把靠背椅,很听话地边看护小麦边剥大蒜。碰上不好天气,不宜用井水淘洗麦子,妈妈拿出大笸箩,干麦子盛在里面,一遍遍翻拣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的石粒、土粒、短柴棒、野燕麦,舀一盆清水,湿润抹布来回、左右、转圈揉搓麦子,她认为麦子干净了才收手。有邻居来借大笸箩,妈妈会大方地说,在堂屋北墙根靠着呢,拿去用吧!妈妈一脸谦和,心肠慈悲,可干起活来从不服输,割麦、收秋、积肥、刨地、种菜、割草、洗衣、做饭……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如同簸箕柳条似的有种说不上来的韧劲,让我穷其一生也难以望其项背。

村西有口吃水井,盛夏天降暴雨,一时间水漫水井,井里的水发浑不能饮用,第一生产队那个大笆斗功不可没。村民在井口上方搭一简易滑轮,十多人拉一根系了大笆斗的粗草绳,一斗一斗不住地提拉井里的浑水,直到浑浊的井水变为清澈。

簸箕柳用途非常广泛,即“至秋,任簸箕”而得名。簸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既承载农耕文明中勤劳、丰收的寓意,又在民俗信仰中被赋予了聚财、守财的神秘色彩,蒙罩了一层既奥妙又令人驰骋遐想的面纱。与此同时,簸箕与指纹文化相结合,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命运解读体系。簸箕作为世代相传的农具,长期伴随农人完成谷物筛选、粮食储存等劳作,毋庸置疑是农耕文明中一个亮晶晶的生息符号,象征着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勤勉朴实品德。

一生勤劳的妈妈筛选麦子、芝麻、黄豆、玉米时,手端簸箕,簸簸扇扇,右侧的往左侧猛地倾斜一下,左侧的往右侧猛地倾斜一下,再搁到腿上翻翻拣拣,最后两只胳膊往后一缩一缩的,这些一丝不苟的娴熟动作,至今仍定格于我的记忆深处。妈妈通过不停的筛选,将饱满的粮食籽粒筛选到了笆篓筐里,杂质过滤到了簸箕底部,用诚实的劳动酿造出了生活的安稳。

簸箕柳,妈妈的柳。炎热天气里,依依摇曳的簸箕柳枝条,向白云飘逸的天空书写着满腔绿意,舒放着柔韧的性格。簸箕里盛放着饱腹的粮食,也盛放着永不变质、常忆常新的妈妈对生活超然的挚爱。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