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玉成
唐德宗有过三个宰相,一个是卢杞,擅长奉迎,看着德宗的脸色说话,好事不多干,坏事没少干,朝野内外都骂他;第二个是杨炎,性格耿直,但过于强势,和德宗争论也决不妥协,好事干了,人也得罪了;第三个是李泌,既有智慧又有能力,为人知进退懂取舍,工作讲策略讲方法,既不一味迎合德宗,又把该办的事办了,大家都很满意。
三个宰相三种人,三种人有三种不同的结局。卢杞对德宗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但对其他大臣则嫉贤妒能,陷害忠良,颜真卿就是被他借刀杀人害死的,李怀光也是被他逼迫造反的,后来德宗迫于压力,将卢杞免去官职,不久卢杞就郁郁而死了。杨炎原是个有本事的人,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兴利除弊,史上著名的“两税法”就是他创造的,可惜他太过刚直,不讲方法,连德宗都接受不了,最后找借口将他治罪,很快就赐死了。李泌兼有卢杞和杨炎二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二人的短板,为人不卑不亢,态度不愠不火,行事不急不躁,始终得到德宗的尊敬和信任,最后老病而善终。
公元788年,德宗和李泌私下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德宗说:“大家都认为卢杞是奸臣,我却认为不是。”李泌说:“大家都认为卢杞是奸臣,只有陛下认为不是,这正是卢杞的奸邪之处啊。”德宗说:“卢杞小心谨慎,凡是我说的话,他没有不听从的。杨炎谈论事情,有些是可圈可点的,但他态度粗狂,动不动就勃然大怒,毫不顾及君臣礼节,一看就叫人生气。你和他们不一样。虽然你说话有时也戳中我的缺失,但你态度温和,不像杨炎那样盛气凌人。我和你争论,你辞理并不屈从,但又没有逞强好胜的意思,直到我认同了你的意见。”
可见德宗最喜欢的是卢杞,最讨厌的是杨炎,最尊敬的是李泌;卢杞给德宗提供了情绪价格,杨炎给德宗提供了使用价值,李泌给德宗提供了百官榜样;卢杞到死德宗都惦记着,杨炎到死德宗都不原谅,李泌死后被德宗赠予太子太傅,给了个好名声。虽然有点意外,但这就是现实。
史载李泌“少聪敏”,7岁就被唐玄宗诏见,让正在下棋的燕国公张说面试一下。张说即兴让李泌以下棋为题赋诗一首,李泌当即吟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小小年纪就参悟了人生如棋、方圆结合的道理。卢杞对德宗只圆不方,不负责任,耽误了国家大事,历史评价极差;杨炎对德宗只方不圆,态度强硬,好事变成坏事,自己也死于非命;李泌行义用方,智慧用圆,方圆结合,随机应变,既能成事,又能保身,不愧是百官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