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莉
周末携子观影,《浪浪山小妖怪》点映场笑声不断。这部脱胎于《中国奇谭》的动画新作,如同一面奇幻的镜子。孩童眼中,是浪浪山小妖们滑稽冒险的缤纷画卷;而成人世界,却从中窥见丛林幽径里踉跄前行的身影,品咂出几许现实荒诞下的辛酸——那分明是无数平凡灵魂挣扎与微光的折射。
小猪妖空怀本领,兢兢业业,三载寒暑难入“大王洞”之门。纵使以己之鬃毛,将铁锅刷得锃亮,渴盼被“看见”,换来的却是无情的追剿。这何尝不是职场边缘困境的写照?一句“为什么他们能去取经,我们就不行”,其付诸实践的“痴想”,恰似对消磨殆尽的热情一声叩问。
再看那公鸡画师,为谋生计,在“甲方”含糊其辞的要求下反复改稿。影院里初稿惊艳的惊呼犹在耳畔,旋即陷入无休止返工的滑稽轮回。妖洞中的每一次涂抹,都精准映射着现实中的无效周旋——朝令夕改的指令,模糊不清的指向,令执行者如坠雾中,徒然劳碌。这“五斗米”的辛酸,正是现实中诸多负重前行的缩影。
他们是影片英文名所昭示的“Nobody”,微末得甚至来不及留下姓名便化归原形。然而,在母亲眼中,他们是带回“丰富食物”的顶梁柱;在父亲口中,他们是值得“干得漂亮”赞许的骄傲。这身份的撕裂何其熟悉?我们何尝不是城市洪流中被视作“边角”的微尘,却始终是某个家庭全部的光热与寄托?影片以温情之笔点破此中辛酸,让我们在“小妖”身上照见自身:平凡如尘,却因爱与责任,背负着无法轻卸的重量。
难能可贵的是,混沌之中,小妖们心中那点微光未曾熄灭。长生诱惑当前,他们持守纯良底色;面对乡邻的疑惧憎恶,他们拼死守护无辜孩童。绝望中,相互扶持的暖意悄然流淌。没有惊天伟业,仅凭本能的善念与孤勇,他们成就了属于自己的“小”英雄主义。这恰是影片最深沉的慰藉,英雄气概并非高不可攀,它深植于每个普通人对职责的坚守、对良知的持守。在宏大叙事之外,正是无数“小妖”这般微小的光芒,维系着人间的温度与底线。
《浪浪山小妖怪》悄然剥开童话的糖衣,其内核,是一封写给所有平凡行路者的情书,饱含理解与悲悯。它让我们在笑声中暂释重负,在共鸣里消解孤独,更在“小妖”的微光中,照见自身价值——纵然是广厦之基的寻常砖石,亦是亲人世界的无上珍宝;纵然无通天坦途,内心的持守便是最珍贵的勋章。这份于辛酸中升腾的暖意,正是走出影院时萦绕心间的力量,平凡之路,亦可走出属于自己的光亮。
浪浪山的烟火深处,每个无名者都在书写无声的史诗。这束自银幕透出的微光,也静静映照着中原大地上每一个默默前行、为所爱负重的身影——不为青史留名,只为不负本心,不负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