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清风徐来,天气渐爽。京港澳高速双鹤湖站西侧,郑新临空食品产业园三栋厂房即将封顶,大门上“入企请扫码”蓝色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去年以来,这幅扫码提示,成为新郑市1000多家“四上”企业与数十个在建重点项目的进门新规,也成为新郑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服务企业的标志性海报。
按照要求,新郑市任何部门和单位进入企业必须用微信扫码填写信息。这是新郑市“企业宁静日”制度的措施之一,该制度规定每月6日至月末为企业宁静日,政府职能部门原则上不进入企业调研检查、行政执法。如果入企必须扫码登记,新郑市企业服务中心对入企情况集中统计,定期通报制度落实情况。
扫码入企,看似小事,却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服务意识与效能的提升。闽商游敏文是郑新临空食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他所在的友臣集团是国内烘焙食品领军企业,两年前经闽商协会牵线接洽新郑项目,在集团所有项目中进展最快。
“全国7个项目,新郑落地最快,企业行为从未被打扰。”游敏文说,新郑项目是集团投资的首个“自他两用”产业园,鉴于新郑市良好的营商环境,集团决定在新郑投资22亿元,不仅投建自用生产线,同步引进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以及其他食品企业。目前园区已建成食品企业专用污水处理厂,计划配套屋顶光伏发电设备,并集中采购原材料,以降低园区企业成本。
新郑市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2023年10月,新郑市企业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作为新郑市政府直属单位,其成立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经验,在全省县级市中尚属首例。
服务企业要“无事不扰”,也要“有事必到”。地处新郑的润弘制药因一起商事纠纷向企业服务中心反映,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新郑市司法局,邀请企业法律服务团优秀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提出可行性法律意见,企业十分满意。
新郑市依托企业服务中心,搭建“新郑企业服务”微信平台,同时配套“企业家恳谈日”“企业宁静日”两项制度,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平台两制度”营商服务新郑模式。
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50%产品出口国外,企业引进焊接机器人,扩建智能化生产车间,需要办理相关报批手续。企业有诉求,服务平台立即响应。为让新车间尽快开工,新郑市多个部门联合办公,加快施工报批速度,帮助企业愿望顺利达成。
新郑,以更优的营商服务,与企业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梁丽英 常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