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PDF版阅读

生命中的冗余

? 李少咏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惊喜时刻,也会有很多悲催时分;会有很多美好的荣誉,当然,也会有很多你不需要的冗余。

评卷之余,在手机上闲翻金庸先生《鹿鼎记》,又看到那句:“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不由浮想联翩。一直以为,时间是最好的生命冗余过滤器。想起身边几位当年的同学现在的同事,无端浮起一阵暖心的欣慰。那一份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相互关心与抚慰,可不就是过滤掉了生命冗余之后上天的恩赐吗?

想起鲁迅先生在瞿秋白手稿上写下的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1931 年,瞿秋白遭遇人生困境。晚年认其为几乎唯一知己的鲁迅先生得知后,立马将瞿秋白夫妇接到自己家中。当时,鲁迅家房子狭小,但却特意腾出二楼的房间,还叮嘱家人:“秋白先生是贵客,饭菜要单独做。”有一次瞿秋白突然生病,鲁迅半夜步行3公里去请医生;得知瞿秋白喜欢吃浙江菜,许广平便变着法儿做霉干菜烧肉。更难得的是,鲁迅将自己的书房腾出来让瞿秋白继续做翻译工作。后来瞿秋白完成了《海上述林》译稿,鲁迅还亲自帮他校对、自费出版。别人劝鲁迅别给自己加负担时,他只说了一句:“秋白是知己,危难时不帮,还算什么朋友?”1935年瞿秋白牺牲后,鲁迅强忍悲痛,常常是一边咯血一边整理他的文稿。“这是秋白的心血,我要替他做完”,是鲁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种不离不弃的情谊,早已超越普通朋友的范畴。

我们都知道,凡是在你最无助的时候,把你丢下的人,无论是亲戚朋友,还是恋人,都不用再继续交往了,他们不值得深交。鲁迅先生的作为则启示我们:身处困境时,那些突然消失的人,其实从未真正与你亲近过;而那些默默递来一把伞、轻轻道一句“我在”的人,才是生命里值得追逐的光。真朋友,就像鲁迅与瞿秋白那样,不会在你顺风顺水时前呼后拥,但会在你跌落泥沼时蹲下身,陪你擦掉脸上的灰;会在你被全世界误解时,还依然选择与你并肩。

生命中的冗余无处不在,就像有些关系的结束,不是你弄丢了对方,而是对方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亲手选择了松开你的手。那种关系无疑就是你生命中的冗余。消除那种冗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生活的美好,往往就藏在那些无需费力经营的真诚里。能并肩穿越风雨的情谊,远比表面热闹的社交珍贵。那些在泥泞中向你伸出的手,会让你在最狼狈的时候,仍然能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他们是你跌倒还能爬起前行的底气,也是滋养你受伤心灵的良药。仅此而已,此生足矣。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