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 沐
盼望着,盼望着,啤酒节来了,又到了开怀畅饮的时刻。
暮色初合,踱步至郑州西区的CPARK广场,只见一只硕大无比的啤酒桶赫然矗立眼前,像是一尊从遥远海边跋涉而来的图腾,在夕阳的余晖里投下巨大身影。桶上“青岛”二字超级醒目,让人心头不禁一震:嚯!这大海的味道,真就悄无声息地吹到了咱中原的心窝窝里!
踏进大门,喧嚣便如潮水般迎面涌来。青岛啤酒的大篷前尤为热闹,人们排成长龙,翘首以待。“快了快了!前头就剩十几个人了!”队伍中,一位带着孩子的父亲兴奋地对同伴嚷嚷,身旁的孩子盯着比自家房子还大的啤酒桶,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深琥珀色酒液自龙头汩汩注入晶莹剔透的白色玻璃杯中,泡沫立刻堆雪般欢腾起来,将浓香四溢的酒气播撒于空气之中。“来,您的原浆,慢点,泡沫金贵着呢!”满面笑容的服务生麻利地将一杯满得快溢出来的啤酒递了过来。我赶紧接住,清凉酒液入喉,仿佛瞬间犁开了一道清凉的沟渠,直灌入腑肺。“哈——透心凉!这新鲜劲儿,值了这半天队!”旁边一位大哥咂摸着嘴,大声赞叹。环顾四周,无论男女老少,大家举杯相碰,“干杯!”“Cheers!”声此起彼伏,啤酒的醇香与爽朗的笑声交织升腾,将中原夏夜的燥热悄然拂散。
行走之间,耳畔飘来异域歌声。循声望去,原来是德国乐队正在高歌演奏。曲调激扬,手风琴声悠扬如诉。不禁驻足聆听,竟似看见音符如浪花般跳跃于空气之中。一曲唱罢,主唱操着生涩但热情的中文喊道:“郑州!你好!一起干杯!”台下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更响亮的碰杯声,啤酒泡沫在无数杯口之上也如浪花般雀跃欢腾。恰在此时,一个高亢圆润的声音蓦然从不远处传来,竟是经典河南豫剧《花木兰》唱段!那熟悉的调子如雨后清泉,瞬间引燃了另一片区域的热情。“咦?这可是常香玉大师的段子,唱得真不赖!”几个老郑州模样的阿姨兴奋地边拍手边跟着哼唱起来。两股声浪,一中一西,在啤酒的泡沫里奇妙地共鸣。当德国的啤酒花遇见河南的小麦穗,当青岛的浪花与郑州的豫剧汇流,不正是两片沃土的魂魄在杯中相撞相融相生,酿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味吗?
中原大地,又岂能缺少了河南本真的美味?步入本地美食区,空气中烧烤浓香、烩面鲜香与啤酒的麦香早已难分彼此。“羊肉串儿!新鲜羊肉串儿!十块钱三串!”烧烤摊主脖子上搭着毛巾,一边熟练地翻动着吱吱作响的肉串,一边中气十足地吆喝着,油脂滴落炭火,腾起诱人的火焰。“老板,来碗胡辣汤,多加辣椒油!”一位食客熟门熟路地点单。盛汤的大姐手脚麻利,脸上洋溢着满足,“好嘞!天热,喝碗热汤出身汗,再灌口冰啤酒,那才叫一个得劲儿!”放眼望去,众多食客的桌上,一碗热辣辣的红油烩面旁边,稳稳当当放着一杯泡沫丰盈、挂着冷凝水珠的啤酒。“来,兄弟,尝尝这个,羊肉串配原浆,绝了!再嘬口热汤,保管你忘不了咱河南的‘热乎’!”邻桌一位大哥热情地向我推荐,不由分说递来几串香气扑鼻的羊肉。此时此刻,滚烫的辛辣与冰冽的麦香在舌尖上激烈碰撞又奇妙融合,冷与热达成了和解。正如这方水土在节日里袒露了它宽厚的胸怀,不忘捧出自己滚烫的乡土本真,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海洋气息。
围坐畅饮,场内灯光渐次亮起,如同繁星落于大地之上。夜色愈深,气氛却愈发热烈,欢愉达到沸点。碰杯声此起彼伏,清脆不绝,如无数编钟齐奏新曲。歌声、笑声、痛饮声,汇成一片巨大声响的海洋,在光电激情四射的洪流里汹涌翻滚。恍然抬头,竟见一位身着靛蓝汉服的姑娘正举杯畅饮。她笑容明艳如夏花绽放,宽大的袖袍飘拂摆动,杯中琥珀色液体在灯光下粼粼闪烁,“为这海与陆的相遇,干杯!”她注意到我的目光,落落大方地举杯示意,杯沿轻碰,发出悦耳的清响。古韵与今风于杯光袖影间悄然汇合,恰似岁月之河在此刻轻轻拐了一个小弯,流淌着包容与新意。
夜色沉沉,我缓缓步出会场,心绪却依然在欢腾的潮水中起伏激荡。喧嚣之声渐渐远去,却并未消尽,反而如那沉淀的酒香,丝丝缕缕,沁入心脾。身后,那对父子正心满意足地离开,孩子抱着一个啤酒桶造型的气球,父亲打着惬意的酒嗝。烧烤摊主还在忙碌,脸上笑意不减。德国乐手们收拾着乐器,笑着用德语交谈,间或夹杂一两声刚学来的“中!”…… 我忽而想起古语“得中原者得天下”,今日之景,岂非另一种印证?青岛啤酒节如一场浩大的季风,吹过黄海之滨,把海潮的呼吸、浪花的笑语慷慨赠予了中原腹地。海风与麦浪于此握手,异域节拍与豫剧腔调在此共鸣。当青岛与郑州携手举杯,邀世界同饮之时,中原大地已不仅是一方地理坐标,更成了容纳四方、酝酿新味的巨大酒坛。这里,海与陆的界限在无数次的“干杯”声里悄然消融。那杯盏碰撞的清脆,正是两地血脉交融的欢鸣。这杯酒,敬的不只是此刻的清凉与欢愉,更是古老大地敞开胸襟、吐纳八面来风的新生豪情。
得中原者,得天下交融之味。干杯一刻,天下共饮一河之水。杯中浮沫翻涌如浪花,竟映照出整个世界的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