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景静)“南三环行云路污水井冒水,路都淹了!”近日,二七区人和路街道华府社区居民王女士发现险情后,立刻打开“郑好拍”小程序,上传了污水漫溢的视频。短短2分钟,平台弹窗反馈:“Z3号网格长已赴现场核查。”半小时后,郑州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排水设施管养三所的抢修车到达现场,工作人员连夜清理积水、抢修窨井,受淹路面很快恢复了畅通。这看似寻常的一幕,正是二七区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日常写照,更鲜活映照出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的实践成果。
民生急事“秒响应”
网格速度暖人心
在二七区,“群众有呼、网格必应”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治理常态。不久前,大学路街道华城国际中心21层电梯间突发险情——消防水管骤然爆裂,水流如注般蔓延至多层楼面,部分加班员工因电梯停运被困楼内,情况紧急。正在楼层例行巡查的微网格长李阳立即掏出手机,用“郑好拍”上传现场照片与定位,同时拨通网格应急联络电话报明险情。
短短5分钟,驻点民警、社区书记、物业维修队同步到场,迅速形成闭环处置:安全疏散组逐楼层引导员工撤离,设施管控组关停故障电梯防风险,抢修处置组直奔爆裂水管点位。历经2小时紧张抢修,管道修复完毕,被困员工全部安全撤离。“当时水顺着走廊往下流,心里直打慌,没想到工作人员来得这么快,那一刻真的感受到‘有人管、有人护’的踏实!”事后,企业员工张敏在网格满意度调查问卷上的留言,道出了群众对网格治理的认可。
面对“管理空白区”的治理难题,二七区的网格力量同样主动担当。此前强降雨过后,秋雨街与湖滨路交叉口400米路段被厚厚的淤泥覆盖——因该路段尚未正式交付,暂未纳入市政管理范围,成了“没人管”的真空地带。市民通过“郑好拍”反馈后,金水源街道张李垌村网格长10分钟内赶到现场,村党委书记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带领防汛应急队伍分段包干,联动施工企业调来抽水泵、高压疏通车等专业设备。经过近一天的奋战,原本泥泞难行的道路恢复了畅通。
党建筑基“强筋骨”
组织体系全覆盖
民生难题的高效化解,背后是二七区对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的持续打磨。近年来,二七区紧扣“党建引领、网格筑基、数智赋能”核心思路,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五级组织链条,将1344个社区(村)网格、496个专属网格、6281个微网格撒向全域,实现“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服务在网格中”,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队伍是治理的根基,二七区在网格队伍建设上打出“组合拳”。推出年轻干部进网格历练“365”工作模式:以“领题攻坚、比学赶超、考核评价”三项机制为抓手,明确网格干部“采集员、宣传员、推广员、调解员、服务员、调研员”六员职责,常态化开展五类为民服务活动。216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下沉网格一线,去年以来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00余件。
同时,二七区着眼长远,建立“社区正职、副职、委员”三级后备人才梯队,通过“社区推荐—街道遴选—区级建库”闭环流程,储备43岁以下正职后备人才73人、38岁以下副职后备人才141人,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值得一提的是,该区打通了“优秀网格长—社区‘两委’—事业入编”的晋升渠道,让网格干部“有奔头、有干劲”:先后有149名社区委员晋升社区副职,80名社区副职晋升社区正职,44名优秀网格长(员)通过考试进入事业编制。
数智添翼“提效能”
科技赋能精治理
如果说党建是网格治理的“根”,那数智化便是让治理“飞得更高”的“翼”。二七区为1171名网格长配备智能工作终端,同步推广“网格学堂”在线培训平台、“AI小郑”智能问答工具,让网格干部“随时随地学技能、解难题”, 快速提升业务能力。
数据是精准治理的“密码”。二七区全面归集“人、地、物、事、情、组织”六要素信息360余万条,建成基层治理大数据底座,为网格治理提供“智慧大脑”。以人和夜市专属网格为例,工作人员通过补充完善商户位置、经营品类、安全隐患等专项数据,实现服务与监管精准匹配,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提升35%,实现了“商户安心经营、市民放心消费”。“以前处理商户纠纷,得翻厚厚的台账找信息,现在打开智能终端,商户情况、历史诉求一目了然,解决问题又快又准。”人和路街道网格员李娜的切身感受,正是数智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
共治共享“聚合力”
幸福答卷映初心
近年来,二七区网格化平台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解决南四环南荆路桥下绿化带恢复问题,让居民出门见绿;攻克奥马广场供暖难题,让群众寒冬暖心;处置南水北调贾寨倒虹吸水污染问题,守护一渠清水;完成“一环十横十纵”交通信号灯移交管养,保障出行顺畅;整治芦村河遗址公园偷倒建筑垃圾问题,留住历史风貌……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治理成效:2025年以来,二七区网格化治理平台累计受理各类民生事件25万余件,办结率达95.98%,群众满意率高达97.9%。如今在二七区,“郑好拍”成了群众参与治理的“随身工具”,网格员的红色马甲成了街头最暖心的“流动风景”,“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的治理格局逐步成型。
下一步,二七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完善“楼社联动”“三跨事件联席会议”等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靠前服务”转变,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