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幅明
黄河最后一弯的臂弯里,你静卧成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焦桐的枝干划开岁月的天空,绿叶沙沙,吟诵着风沙变沃土的传奇。60年前,焦裕禄带着泡桐的根须,在沙丘上写下绿色的宣言,让风沙肆虐的荒原,长出万亩青纱帐的誓言。如今,古槐的虬枝垂下星子,红灯笼在街巷摇曳成诗,幸福路的柏油路面,滚动着新时代的辙痕。竹编的箩筐盛满蜜枣,葡萄酒坊飘出发酵的醇香,脱贫的密码,藏在每一粒种子的呼吸里。雁阵掠过光伏板拼接的天空,我听见碱蓬草在滩涂写下新的方程式。黄河改道的掌纹里,张庄人用唢呐吹奏出液态的黄金,焦桐叶脉中沉睡的治沙笔记,正被酿成第三产业的酒曲。
张庄,你的书香漫过田垄与院落——桐花书馆的纸页泛着光,农人指尖滑过千年的智慧;《素书》木梳梳理时光,将张良的谋略与焦裕禄的赤诚,编织成乡村振兴的经纬。博物馆群是你沉淀的记忆,也是新生的序章:花生博物馆里,一粒种子爆裂出仁、义、礼、智、信的芬芳;乡愁博物馆中,石碾与老井低语着农耕文明的根系;收音机的电波穿越年代,仍响着《小喇叭》的童谣,却也在5G时代里谱写通信逆袭的史诗。
你是红色的熔炉,亦是绿色的诗圃——四面红旗馆的风沙治理图,与黄河湾的霞光交融;焦桐林下,学子们印刷古法诗笺,墨香混着麦浪的气息;而民宿窗棂外,星空露营基地的灯火,正点亮都市人倦怠的心房。
你从历史的风口挺立,用书香熏染砖瓦,用博物馆收藏灵魂,用幸福路延伸梦想。兰考的张庄,你是地图上的坐标,更是黄河流域一盏不灭的精神灯盏——照见来路,亦照亮远方。
《素书》木梳的密码
在古老的下邳桥头,岁月的风拂过历史的缝隙。一名少年,张良,怀揣着复国的壮志,于乱世中徘徊。偶然间,他邂逅了黄石公,那看似普通的老者,却如命运的使者,带来一场非凡的考验。三番五次,张良恭敬地为老者捡起掉落的鞋子,谦卑的姿态里,藏着他对未知的期许。终于,黄石公满意地点头,赠予他一本《素书》,那看似平凡的简册,却承载着改变天下的秘密。
《素书》每一个字符,都似星辰闪烁,照亮张良的心智。当楚汉相争的烽火燃起,张良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为刘邦出谋划策,鸿门宴上,他用智慧化解危机,助刘邦逃过生死劫,踏上霸业的征途。张良功成身退,带着《素书》到东昏县(兰考)隐居,醉心于木梳雕制,平安而终,长眠于此。西晋末年,《素书》与木梳在被盗挖时发现。之后,木梳雕制在当地蔚然成风,“赠人以梳”成为时尚,兰考木梳一时闻名遐迩。
《素书》承载着经世的智慧,梳子则紧扣生活的细微,呵护着平凡日子里的温情。当《素书》的智慧与木梳相遇,一把平凡的木梳便有了别样的意义。每一次使用这把《素书》加持的木梳,都像是与古老的智慧对话。梳理间,仿佛感受到张良在岁月里留下的痕迹。它带着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温柔,将平安智慧的密码悄然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