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漫步黄河堤岸,徐徐河风拂过人们的脸庞;傍晚,骑行沿黄廊道,落日涛声融和人们的笑语。你若问,生活在郑州黄河边幸福吗?鸟儿的欢歌、人们的笑颜就是答案。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六年来,郑州牢记嘱托,全面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奋力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岸绿景美、人水和谐,“母亲河”正以新的面貌润泽沿岸儿女。
画廊深处幸福游
如果我们从黄河入郑州处出发,沿河东行,所见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先沿邙岭而行,青山苍翠,河水悠悠。河洛汇流处,一边是碧水粼粼,一边是金波荡漾,清浊交汇,无尽壮美。至桃花峪,站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碑旁,看黄河从山地流向平原,风光无限。前行不远至黄河文化公园,邙山头前,炎黄二帝像巍然立在黄河之滨。
再从黄河大堤“零公里”处出发,沿河一路向东,道路平坦宽阔,两侧绿树成荫。行至十八门闸遗迹,岗李水库杨柳依依、水面静美。向北至南裹头,登上观景点,望黄河水光浩渺、潮平岸阔。前行至花园口,花繁树绿中,将军坝、扒口处遗址等诉说着此处的历史沧桑。
一路行走,一路美景。四季植物园、黄河湿地公园等地植物丰富,众鸟翔集。至马渡河段,堤上绿树成排,堤下河水滔滔,尤至傍晚,长河落日,秋水共长天一色,蔚为壮观。再前行过渡头柳,至三刘寨黄河观景台,开阔的河面上鸥鹭齐飞。
从绿色绵延的邙岭,到绿树成荫的沿黄生态廊道,黄河奔流在郑州的160公里,如今已被打造为一条美丽的“画廊”,人在画中游,幸福感油然而生。
沿河环境美丽宜人,游玩环境同样便利舒适。桃花峪分界碑观景点、黄河文化公园临河广场观景点、南裹头观景点、海事观景点、马渡观景点、三刘寨观景点……一个个观景点是人们领略黄河风光的最佳视角;彩色滨水慢行道、沿黄骑行道,给散步者、骑行者创造了方便舒适的休闲运动条件;停车场、服务驿站、便桥、凳椅、公厕等完善的配套设施,极大方便了游玩的人们。
景美文昌,美丽的黄河之滨,如今已成为众多郑州人休闲游玩的绝佳去处。每至傍晚,散步者络绎,骑行者不绝,观景者如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每至周末,全家出游者众多,随处可见野营的小帐篷,时时可听到幸福的笑语。
人水和谐幸福长
走在惠济区八堡村沿黄生态廊道示范段,花木丰富,一步一景,骑行道、步行道、健身广场等一应俱全。2020年,郑州市启动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目前已建成76.5公里长的生态廊道,形成“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复合型生态景观带。八堡村村民袁玉刚说:“现在这里不仅是村民茶余饭后休闲运动的好去处,也吸引了市区众多市民来此游玩。”
黄河滩地公园是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目前,公园已建成九纵三横27条约66公里长的黄河观光彩色慢行道路系统以及南裹头等三个生态观景点。惠济区市民曹健几乎每周末都要带着孩子来此:“这里既能看到大河的壮美,又能感受沿岸的静美,是带孩子亲近自然、亲近母亲河的好地方。”
黄河之畔的马渡村,楼房林立、绿意盎然,大河、村庄、田野共同组成一幅美丽温馨的画卷。近年来,“科创+文旅”让这个沿黄小村焕发新的生机,人们来此领略生态之美、体验农耕乡愁、参与创新创业,村民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村民尹金领说:“日子越来越好,我们是托了黄河的福。”
黄河岸边的“铁牛渔家”里,总是食客如云。张铁牛曾是一名渔民,家里世代在黄河上打鱼,后来他在黄河上经营渔家乐。再后来黄河滩区整治,渔民们上了岸,他凭借祖传的做鱼手艺,走出致富新道路,迈入幸福新生活。他说:“黄河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幸福。”
而今沿着黄河,从村落到公园再到廊道,从村民到渔民再到市民,是一幅人水和谐、城水共生的幸福画卷。近年来,郑州市不断加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深入推进美丽幸福黄河建设,将黄河治理与沿岸发展相结合,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谋篇建设幸福河
2024年5月,黄河惠济段获评河南省2023年度省级美丽幸福黄河。“一大景区、三大公园、三十里画廊”,这里已成为郑州人亲水赏水、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2025年6月,黄河支流洛河(巩义市城区段)获评河南省2024年度省级美丽幸福黄河。清水绿岸、宜居宜游,历史悠久的洛河已然成为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为一体的景观幸福河道。
黄河之外,郑东新区龙湖获评2024年度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郑州贾鲁河城区段获评2024年度淮河流域幸福河湖。
从干流到支流,从黄河到龙湖和贾鲁河,郑州市全面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打造了一条条安澜、和谐、生态、美丽、文化的幸福河。
今年8月,郑州市发布第5号总河长令,全面发力幸福河湖建设,提出深入落实河南省建设幸福黄河三年行动,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聚焦黄河安澜、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节水护水、文化赓续、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以黄河干流、洛河为重点,全面推进省、市、县级幸福黄河建设。到“十五五”末,黄河干流郑州段力争建成不少于4段省级幸福黄河,重要支流力争全部建成县级及以上幸福黄河,黄河花园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郑州市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同步印发,提出以建设幸福黄河、幸福母亲河为重点,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幸福河湖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流域级幸福河湖。到2027年,全市力争建成50处县级及以上幸福河湖;到2030年,全市力争建成65处县级及以上幸福河湖,幸福河累计建成长度达到400公里,幸福湖(库)建成面积累计达到20平方公里。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幸福河建设,是河与人、与城的共生共荣,是生态、文化与民生的协奏共鸣。新蓝图已绘,未来更可期。郑州将继续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绘出黄河的安澜美丽,绘出沿岸的生机盎然,让黄河成为永续流淌的幸福源泉,润泽两岸,造福人民。
本报记者 李娜 李宇航 文 马健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