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大地书

大地以金黄为信,邀我们读秋;岁月以耕耘为笔,书成长之诗。

秋风掠过平原,掀起万亩稻浪。收割机轰鸣,在金色海洋中劈波斩浪。

此刻的我正被困于书桌前,指尖的铅笔已被咬出浅浅的牙印。一道复杂的物理题,像找不到线头的乱麻,耗尽了我的耐心。推开窗,远处稻田里,一位老伯正佝偻着腰,仔细捡拾机器遗漏的稻穗。他的动作缓慢而虔诚,每一次俯身都保持相同的弧度,如完成一场古老的仪式。窗内的我与窗外的他,仿佛隔着时空,共同面对各自的“田地”——他的广袤,我的方寸。

千头万绪不得其解,我走向那片刚收割完的田野。那位老伯仍在,他古铜色的脸上沟壑纵横,手指微微颤抖,却稳稳地捏着一株稻穗,仿佛捧着稀世珍宝。他说守了这土地一辈子,春天看绿苗破土,秋天看金黄满野,世上没有比这更踏实的事。我突然顿悟:遇到的难题,不也是我待收割的“稻田”?它需要的不是急躁,而是如农人般的耐心、虔诚与坚持。

我重新回到书桌前,将草稿纸铺展,静下心来,汗水从额角滑落,滴在纸上晕开墨迹,如同农人的汗水渗入泥土。当轻轻写出最后一个数字,我仿佛看见老伯将最后一捆稻穗放入筐中。书桌上的草稿与地头的稻穗,都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丰收与成长。

原来,真正的丰收,不仅仅是稻子入仓、难题得解的那个结果,更是农人弯腰的每一瞬,是学子沉思的每一刻,是所有平凡人在自己选择的土地上,日复一日的耕耘、等待与盼望。最终,大地会回报以丰收,时光会馈赠以成长。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 李桃满

辅导老师 王 双

点评:文章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将农民拾穗和“我”遇难题有机结合,优美生动的细节描写引人入胜,首段简明扼要赋予秋天和收获更深的内涵,结尾呼应,升华主题。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