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陶然)重阳虽过,“敬老月”的暖意仍在绿城蔓延。走访中记者发现,养老福利始终是郑州老年人最为关切的话题。近日,记者从郑州市民政局、政务公开平台等权威渠道“挖”新政,把最新民政养老政策全“打包”,为市民汇总一份实用的养老政策指南。
80周岁起领高龄津贴
“真金白银”直达账户
高龄津贴是给老年朋友的专属福利,覆盖郑州市户籍及驻郑军队离退休人员中的80周岁及以上群体,标准明确:80周岁至8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90周岁至99周岁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
申领方式十分便捷,已办理并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的老年人,无需额外申请,津贴每月10日前会自动发放至社保卡账户;未纳入“免申即享”范围的,可通过“郑好办—亲清在线—高龄津贴”专区线上办理,或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银行卡卡号,到户籍所在地社区(村)申请(委托办理需提供受托人身份证原件);驻郑军队离退休人员由所在单位集中到街道(乡镇)登记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该津贴不计入家庭收入,不影响低保、特困等救助认定,且免征个人所得税。
机构人才“双扶持”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为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水平,郑州对养老机构及从业人员给予多重扶持——建设方面,改建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贴6000元,自建床位每张补贴9000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经验收合格后也有相应建设奖补;运营方面,按接收老年人自理情况发放补贴,自理老人每人每月200元,半失能老人300元,失能老人400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获评优秀的每年补贴15万元,良好的10万元,合格的8万元。
从业人员同样享有福利——院校毕业入职养老服务行业的,按学历给予3000元~5000元入职奖励;在岗养老护理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00元~200元;参加技能护理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可再领1500元~2500元补贴,助力打造专业养老服务队伍。
适老化改造报销三成
社区服务送到家门口
2025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在河南省内居住的老年人(不限户籍),均可申请该补贴,按改造产品及服务总费用的30%报销,单户最高补贴1.2万元。
补贴涵盖地面和门改造、卧室改造、如厕洗浴设备改造等6个方面29类产品,防滑垫、护理床、扶手、适老马桶、助听器、防走失装置等常用适老用品均在其中。老年人本人或代理人登录“云闪付”APP,进入“适老化改造补贴专区”,上传相关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格审查并生成补贴资格码,到指定合作商户消费时出示资格码即可立减30%费用。
另外,全市建成10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高龄、失能老人可预约上门送餐、定期理发、家政保洁等定制服务。
医养康养“全链条”
健康保障“零距离”
目前,郑州市已形成三种成熟“医养结合”模式:医疗机构延伸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单元以及“协议合作”定点服务。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医疗与养老资源的深度整合,构建多层次“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此外,国家试点的失能照护补贴政策也在推进中。经民政部门统一评估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可通过“民政通”APP领取电子消费券,用于抵扣居家“六助”服务(助餐、助浴等)、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养老照护等合规服务费用。该政策计划年底前在全省全面推开,郑州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确保政策落地即惠及本地失能老人。
需要提醒的是,申领各类补贴时,相关材料须真实有效,具体办理要求以所在区县(市)民政部门规定为准;适老化改造补贴按申请时间顺序发放,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早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