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新时代艺术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践

胡童

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文化强国战略深度融合,对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的要求显著提升。艺术院校学生兼具感性思维特质与专业创作能力,这一群体的成长路径与价值塑造,既要遵循思政教育的普遍规律,又需贴合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逻辑。当前,部分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存在明显短板,如与专业教学脱节导致内容缺乏艺术语境支撑,载体形式单一难以适配学生创作型学习习惯,育人合力不足使得思政效果难以持续渗透,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的激发。立足艺术专业特色、紧扣学生成长需求,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实践策略,已成为新时代艺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艺双馨人才的重要课题。

一、以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为核心,构建专业与思政协同育人课堂

艺术院校需打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壁垒,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全流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在专业理论课程中,要立足艺术学科史与创作规律挖掘思政内涵。如美术专业可通过解析《开国大典》等红色主题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与时代、艺术与人民的关联,在审美鉴赏中感悟主流价值;音乐专业可结合经典主旋律乐曲创作背景,讲解作品如何通过旋律、节奏传递民族精神,让学生在乐理学习与演唱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设计专业则可围绕乡村振兴、绿色设计等主题,将生态理念、民生关怀融入设计原理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设计服务社会的本质价值。

二、以实践载体创新建构为突破,打造创作与思政相结合的特色育人平台

艺术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习惯更倾向于具象化、体验式、创作型活动,传统单一的理论宣讲难以充分激发其参与热情,需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载体,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体验中内化思政理念。

一方面可打造主题性艺术创作活动品牌,将思政主题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表达的创作任务。如举办红色主题艺术展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形式,结合时代视角诠释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开展舞蹈创作展演等引导学生从社会热点、国家发展中提取创作灵感,用舞蹈作品与经典旋律传递青年思考与担当,组织公益设计进社区活动让学生深入调研老旧小区改造需求、社区文化建设痛点,提供针对性设计方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需深化校企、校社协同实践,搭建更广阔的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如与地方文旅部门合作开展非遗传承项目,让学生跟随非遗传承人系统学习传统技艺;在技艺练习、作品创作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传承使命感;与红色纪念馆、美术馆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展品讲解、文创开发、展览策划等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同步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依托志愿服务团队开展艺术支教、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在艺术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与价值观。

三、以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为保障,形成全员思政的立体育人格局

艺术院校思政教育需整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多方资源,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协同的育人机制,为学生成长提供立体式思政引导。

强化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是基础。院校需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思政示范课评选等方式,辅助专业教师掌握从课程知识点中提炼思政内涵的方法,以及将其自然融入教学环节的实操技巧,明确专业教师在思政育人中的具体职责边界;同时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结对备课机制,思政教师从理论维度提供价值引领支撑,专业教师从专业维度设计教学实施路径,共同开发课程思政教案与案例库,以确保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校社协同育人网络的完善是重要延伸,需引入社会优质思政教育资源,邀请艺术领域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基层文化工作者担任校外导师,通过讲座、工作坊、创作指导等形式向学生传递艺术初心与责任担当;同时与红色教育基地、文化场馆、公益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实践场景,让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拓宽视野、提升境界。

结语

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需立足艺术专业特色,紧扣学生成长需求,坚决避开同质化、形式化倾向。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实践载体的创新建构、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三者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共同构成贴合艺术院校实际的思政教育实践路径。未来,艺术院校要持续探索思政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的深度契合点,不断优化实践策略,让思政教育真正融入艺术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在追求艺术卓越时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兼具高超艺术素养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德艺双馨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切实贡献力量。

(作者系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