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在“网格化+民宿”模式的支撑下,神仙洞村将这些农宅融入夯土墙、灰瓦、传统砌石等工艺,精心打造成富有乡愁又兼具现代休闲功能的精品民宿、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接待点。昔日荒废的老宅,摇身变为引客聚财的“摇钱树”。网格员不仅参与动员协调,更在后续工作中持续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业信息等服务。土建维修、民宿管理、安保保洁、绿化养护、旅游服务等岗位吸纳了100余名本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成为新常态。
巧打“桂”牌,花香引流。
村里巧妙围绕民宿发展配套产业。在民宿周边规模化种植了5000余株桂花树,开发出桂花蜜、桂花酒、桂花饼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农旅+网格化+共享经济+股权投资”的模式,网格员变身产品推广员和订单协调员,村里的农副产品销路大开。依托“花香、绿意、静谧”,神仙洞村成功塑造了“中原特色民宿聚落”的品牌形象。目前,在建和已运营的精品独栋民宿达到50余座,瓦屋客栈、嘤嘤山居、云漫山居等特色民宿群落各具魅力,全村一次性接待能力可在500人以上。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印证着这里“美丽经济”的强劲脉动。
生态种养,绿色餐。
借助山区林下空间,村民大力发展生态散养柴鸡、土蜂、小杂粮等绿色种养业。这些纯天然、零添加的山野美味,成为农家乐的金字招牌,为游客带来了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的“新鲜”体验。
“网格化+民宿”的创新模式,彻底改变了神仙洞村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以前守着旧的空房子发愁,现在靠着村里申请下来的资金盖了新房子,干起了民宿,收入比之前增加了5倍有余,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正在整理民宿客房的村民朱爱春满脸喜悦。数据显示,这套发展“组合拳”效果惊人:神仙洞村年人均纯收入实现了令人瞩目的20多倍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长了10倍。家家户户开上了小汽车,住上了新房子,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展。
神仙洞村的实践证明,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化为支撑,精准整合资源资产,创新发展模式,即使是规模有限的乡村,也能蹚出一条富有生机活力的振兴之路。未来,神仙洞村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高效能治理,让每一个“小网格”都成为服务群众、促进发展、凝聚人心的坚实阵地,持续谱写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郭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