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PDF版阅读

豫北的天空

♣ 王 剑

跃进渠的光芒

干旱!干旱!!干旱!!!

多少年了,太行山在干旱的魔咒里,食不果腹,瘦骨嶙峋。

终于有一天,殷都人发出了呐喊:就是用手抠,也要修出一条渠来!

在这呐喊声里,十八盘公路修起来了,十万民工动起来了。

他们住窑洞,睡草棚;吃粗粮,干重活。

他们逢山凿洞,遇沟架槽。不避生死,前仆后继。

他们硬是用简陋的器具,毕十年之功,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149个隧洞,架设846座渡槽桥涵。

从此,高山低头,河水改道。一条绿色的太行天河,挂上岩壁。

清清的河水流过来了,甜美的笑声流过来了,丰收的希望流过来了。五谷竞秀,林果飘香。所有的梦想,都露出了缕缕曙光。

当硝烟散尽,跃进渠已然成为一座丰碑。滋润着殷都,定义着河南,震撼着中国。

在深秋,我们来了。我们在分水闸凝视,在英雄洞仰望,在红旗渡槽盘桓。我们的眼前,浮现着一个个劳动者的身影,回响着他们战天斗地的豪情。

身先士卒吕太学,英雄炮手张玉生,除险英雄牛漳来,打钎能手王素珍,护渠英雄李用明,四不怕连长李春云……

此刻,我们只有用诗歌,奉上我们的敬意。

我们知道,跃进渠,不需要加冕。

因为这条人工天河本身,就是一条绶带,永远挂在历史的胸前。

光耀万代,熠熠生辉。

殷墟,中国文化的草稿

殷墟,多么古朴的一个名字。

穿过洹河,走过小屯村的麦田,我们终于来到你的身边。只是,我们晚了几千年,错过了商王朝初创时期的艰辛,也错过了盘庚迁都的壮阔史诗。

走在松软的田埂上,我们仿佛走在最早的城市主干道上。你好,铸铜作坊!你好,灰坑窖和王陵!你好,匍匐在甲骨上的中国最早的文字!

半地穴式房屋里,散居着男人和女人。炉火上,深腹罐或平底盆里,蒸煮着稻粟丰腴的颗粒。房屋周围,猪和羊群啃食着嫩绿的青草。精美的陶器,以及陶器上的绳纹,诉说着远古的沧桑。

祭祀,或者征战。火苗舔着龟甲,裂纹里藏着神的忠告。大巫师念念有词,梳理着世间因果的走向。

妇好将军按剑而立,征衣上落满疆场上的沙尘。她的身后,万千士卒甘心追随。她们的每一次凯旋,都将被青铜器铭记!

真想回到她们中间,享受一下殷商人原始的单纯和浪漫。

洹北商城,是中国文化最初打下的草稿。

当我走向殷墟,其实,就是走近中国文化的起点。

当我离开殷墟,我行走的,也不过是殷商文化的延长线。

汤阴的岳飞

从山河破碎的那天起,他就认定了一条北伐的险途。

岳家军是一块金字招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是兵卒的信条。“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是敌人的惊叹。

鄂州,随州,襄阳,邓州,被你成功光复;郾城,颖昌,洛阳,郑州,朱仙镇,被你踏在脚下。兵锋所指,黄龙府在遥远的北国,也瑟瑟发抖。

你的背上,是尽忠报国的信仰。

你的唇齿间,却把靖康之变的耻辱,咬得粉碎。

一首《满江红》,揉进兵戎岁月的尘土,也融入沙场云月的清辉。记下“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遗憾,也镌刻着风波亭上的凄风苦雨。

而今,在汤阴,当我循着地图里的那条红线寻找你的足迹时,我的眼前再次浮现出绍兴十一年的风雪。

如果黄河是有心的,它一定会记得,你战马嘶鸣的壮志。

如果山岳是有记忆的,它一定不会忘记,你从心底发出的“还我河山”的怒吼。

仰望你——,汤阴的岳飞,中华的岳飞!

我掏出久违的感动,记下一位民族英雄凛凛的风骨和精神。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