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以文化“软实力”筑发展“硬实力”

孙彤

深悟全会文化部署内涵,找准郑州文化“软实力”转化坐标

全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论断、新举措,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为郑州明确了转化方向。从价值导向看,全会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这是让文化“软实力”凝聚城市精神的关键。从发展目标看,全会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这与郑州以文化“软实力”夯实发展基础的需求高度契合。从实践要求看,全会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这是破解郑州文化“软实力”转化瓶颈的金钥匙。

锚定全会文化发展路径,激活郑州文化“软实力”转化动能

结合全会部署与郑州实际,我们可以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升级两个维度发力,推动文化“软实力”向发展“硬支撑”高效转化。

以“均等化、品质化”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夯实文化“软实力”民生根基。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软实力”惠及民生的直接体现,也是提升市民幸福感、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重要抓手。从郑州现实情况来看,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优化设施布局,落实全会“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求,在县域、乡镇新建一批标准化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让文化服务覆盖每一位市民;二是丰富服务内容,结合群众需求打造“定制化”文化服务;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借鉴全会“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思路,建设郑州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实现图书借阅、展览预约、文化活动直播等“一网通办”,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普惠性。

以“数字化、品牌化”推动文化产业升级,释放文化“软实力”经济效能。一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依托郑州大数据产业优势,对商都遗址、少林寺等文化IP进行数字化开发,打造“数字博物馆”“虚拟文旅场景”,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大众。二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落实全会“壮大新型文化业态”要求,聚焦电竞、短视频、文化电商等领域,打造郑州文化产业新增长极。

发挥高校优势,凝聚文化“软实力”转化合力

高校是研究、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的关键力量。一是深化文化理论研究,比如组建“黄河文化与郑州发展研究中心”,围绕“郑州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等课题开展研究,为政府制定文化转化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二是创新理论传播方式,突破传统宣讲模式,开发“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师生走进黄河岸边、商城遗址拍摄微视频,让文化理论宣讲更具感染力,引导更多人参与郑州文化建设,凝聚起文化“软实力”向“硬支撑”转化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