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明斋
发展转型是当今世界的共性问题
先看国内发展阶段转换。二次大战之后,先是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构建的两大国际秩序体系中,后是在美国独家引领的市场经济秩序体系中,各主要经济体都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都到了阶段转换和结构调整重组的新时期。
再看国际格局变化。经过近百年的演化,整个世界由美、苏两大集团分庭抗礼到美国独大,再到中国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东地区以色列与巴列斯坦及阿拉伯诸国矛盾冲突尚未解决,东欧地区俄乌冲突又起,且愈演愈烈,这两大冲突几乎牵动了所有大国的神经,从而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个因素更为重要,即当前正在酝酿的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第四次技术和产业革命,对人类文明演化和各大经济体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难以预知。
中国的发展转型需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要实现这个发展目标至少需要在两方面实现发展转型,并解决两方面的难题:一是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二是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要转向技术依赖,首先要在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方面解决一系列问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仅要依赖国内市场,还要依赖全球市场,但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都面临美国这样的第一大经济体的竞争和遏制。这就要求加大创新力度,使我们在主要产品和产业领域都必须进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
要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必须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当前,要启动消费,但却面临着通缩的恶性循环。通缩及消费无法启动的原因有四个:首先,在初次分配中,居民户获取的比例过低,消费主要依靠居民户的需求实现;其次,在消费总量中,居民消费占比较低;第三,是社会成员之间财富占有差距过大,最大多数有消费需求的群体缺乏相应的支付能力;最后,是对高收入人群消费场景的拓宽面临着较大问题。
河南的发展转型更紧迫。在技术依赖和消费驱动的新发展阶段,要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十五五”规划,推动发展转型,跟上时代高质量发展步伐,应该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包括增加创新投入,搭建更多更具能力的创新平台,聚集更多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产出更多创新成果;二是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品化与产业化,实现高科技企业丛生,真正升级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现代化。
(作者系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博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