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四个维度推进郑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王新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郑州都市圈作为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动力源,加快同城化发展进程,有利于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郑州都市圈迫切需要从四个维度来加快推进都市圈同城化进程。

完善“重合作、促共赢”的政府协商机制

都市圈不是简单的空间再扩张、政策再叠加,而是要解决好发展势能再放大、经济效率再提高、带动能力再增强等问题。根据郑州都市圈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将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结合起来,要在政府协商机制上进行突破创新。一是遵循“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政府协商原则。郑州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政府协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二是突出政府协商机制的多层次、多维度。三是完善政府协商的法治化保障。郑州都市圈可以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人才流动、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共建等领域,探索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重协同、促实施”的规划协调机制

加强各类规划的有机衔接,构建引导性强、约束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都市圈发展规划体系,有利于破解各个城市之间“同而不和”的困扰,引领都市圈向“和而不同”和现代化迈进。一是建立1+N+X的规划政策体系;二是引导各城市发展规划与郑州都市圈总体规划相衔接;三是创新规划编制审批监控模式。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对各级各类规划成果统筹衔接、管理信息互通共享。

完善“重分工、促落地”的项目协作机制

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域,都是由一个个具体项目所构成。离开了项目支撑,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因此,要把项目协作落地作为重构郑州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一是构建跨区域的项目服务机制。二是创新项目绩效激励机制。理顺利益分配关系,不断完善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管理制度。三是打造示范合作平台或合作园区。

完善“重效率、促顺畅”的要素协同机制

都市圈既是一个空间联合体,更是一个经济联合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要素顺畅流动的前提条件是双方或多方都受益。因此,现代化都市圈要加快完善“重效率、促顺畅”的要素流动机制。一是加快打造统一协调的营商环境标准体系。二是加快整合要素资源交易平台。三是推进创新资源和成果共享。打造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和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建立互联共享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发展跨行政区的知识产权交易中介服务。四是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建立“共享用工”“周末人才”等供需平台,满足都市圈内各类城市的人才需求。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