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的“温度计”,更是社会福利院为收养人员搭建温暖家园的“助推器”。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四大“热源”为福利院别样“供暖”,绘就一幅“多元志愿力量共筑爱心防线”的暖心图景。此项工作今年开展以来,福利院积极联动高校、社会各界及院内力量,以志愿服务为纽带,用实际行动为社会福利院织就了一张充满温度的关爱网络。
高校志愿服务联动,精准对接大学生群体。郑州市社会福利院社工科根据收养人员需求,联动有关高校,打造“专业化+常态化”服务模式。今年,已有44批次、433人次涉及多所高校的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福利院,提供各类暖心服务。年轻志愿者结合专业所长,为年少收养人员提供课业辅导、趣味科普课堂、手工互动等服务。在老年照料区,他们围坐在长者身边读书聊天,用青春活力驱散孤单。年轻的身影不仅为社会福利院注入青春活力,更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服务的认知,实现“服务他人、成长自我”的双向赋能。
特邀专业讲师赋能,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社工服务项目特邀专业讲师,协同社工科在院内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吸引了多所高校的14个志愿团队、150余人参与。通过志愿精神讲解、院内情况介绍、服务对象需求分析等培训内容,帮助志愿者更好地掌握服务技巧,提升服务能力。
社会志愿力量以热忱之心,拓宽爱心服务维度。迄今,福利院共接待社会志愿服务团队73批次,参与社会志愿者累计440人次,涵盖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公益组织成员等不同群体。社会志愿者带着多样化的服务资源而来,有的为收养人员带来生活所需物资,有的给收养人员带来精彩的文艺汇演,有的与收养人员开展互动活动等。“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同群体的参与,让“人人可公益、处处有温暖”的理念在院区落地生根。
院内“微光”以互助之情,传递内生温暖力量。“微光志愿服务队”是院内具备服务能力的收养人员通过社工赋能组成的队伍。在悦心社工的带领下,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3场,累计服务院内外群体300余人次。从院内的卫生清洁,到花草养护,再到院外的环境保护、文艺汇演进社区等,“微光”志愿者以“身边人帮身边人”的方式,传递着互助友爱的正能量,让志愿服务精神在院内生根发芽,也让收养人员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价值感。
今后,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将继续优化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收养人员群体需求,设计更精准的服务项目,同时完善志愿者培训体系,让高校、社会、院内等志愿力量形成更紧密的合力,让志愿之光持续照亮院区的每一个角落,为收养人员打造更有温度、更有活力的生活家园。
党贺喜 顾红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