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素菊
这部诗集中收录的是柳荫对于时代的诗性印记,草木春秋,江河湖海,呈现出来的却不是宏大叙事,是“我们共同的呼吸”。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黄金时代”,因为那时候的诗歌,与时代的脉搏贴得最紧。柳荫的诗,便是这种“贴紧”的最好证明——他不写宏大的口号,不做空洞的抒情,而是用个人的视角,记录下那个时代的“呼吸与心跳”。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新诗集,是他把20世纪80年代的青春拆开,一页页铺平,再仔细装订成的“时光标本”。在20世纪80年代有些诗人追求“晦涩”“小众”时,柳荫却坚持“用简洁的语言,写巧妙的新意”。他的诗没有生僻的词汇,没有复杂的句式,却能让不同的读者都能读懂、共情。尤为可贵的是柳荫对美学的坚守,在传统与现代间,力求做一个“独立的歌者”。20世纪80年代的诗坛流派纷呈:朦胧诗派引领潮流,第三代诗人主张“口语化”,各种美学观念碰撞激荡。而柳荫却始终是一个“独立的歌者”——他不依附任何流派,不追逐任何潮流,而是在传统抒情与现代意识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学路径,努力让自己的诗作既有“精神的撞击感”,又有“天然的亲和力”。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