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幼儿园学编程 谁在制造焦虑

“学编程能保送清北?”“幼儿园学不会是思维能力差?”近年来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热度飙升,一些家长盲目给孩子报名结果却“踩坑”不止。“孩子五年级学C++跟不上,转Python还是听不懂,想退费却成了老大难”“老人买3.9元体验课,被劝用花呗分期付3198元”……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问题频现,关于少儿编程培训的相关投诉屡见不鲜。

近年来,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编程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的信息技术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等。在这一背景下,不仅中小学校增加了编程教育课程,校外培训市场上也涌现了不少专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编程教育的企业。

从企业经营逻辑来看,追求营收增长与利润最大化是核心目标,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部分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却走上了畸形营销的道路,将编程教育异化为制造焦虑、收割财富的工具。“学编程打竞赛,获奖可保送清华北大”“编程证书是升学加分利器,名校录取优先考虑”“提前学习编程,抢占人工智能时代先机”……这些话术刻意放大编程教育的功利价值,将学习编程与升学捷径直接挂钩,完全忽视编程教育的本质意义。更有甚者,通过制造“同龄竞争焦虑”,将编程学习与孩子的“思维能力”强行绑定,抛出“学不会编程就是思维能力差”等言论,倒逼家长非理性消费。

家长群体之所以容易被这类营销话术裹挟,在于信息不对称与认知偏差。一方面,多数家长对升学政策缺乏准确了解。近年来,教育部及地方教育部门持续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多次明确强调不得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结果与大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严禁以各类竞赛证书、培训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尽管政策一再重申,但部分家长仍抱有侥幸心理,把编程竞赛证书视为孩子升学的“敲门砖”。另一方面,家长对编程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缺乏对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认识。一些家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忽视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盲目追求“早学早受益”,甚至让还处于幼儿园阶段、连基本文字与数学概念都未完全掌握的孩子强行学习编程。

当前,少儿编程教育市场整体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行业规范与监管体系尚未完善,除了营销乱象频发,办学不规范、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样突出。“双减”政策实施后,大量学科类培训机构向编程教育转型。不少转型机构缺乏编程教育所需的课程研发能力与专业师资储备,仅通过简单复制模仿成熟机构的课程内容,仓促开展教学活动。目前少儿编程领域缺乏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与师资认证标准,课程设置随意性强,教学内容要么过于浅显、缺乏实质价值,要么超出孩子认知范围。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让不适龄的幼儿学习编程,不仅会导致课程内容与认知能力不匹配,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还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扼杀其天然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比如,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更适合通过游戏化方式培养动手能力与想象力,若强行灌输编程代码与逻辑知识,只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小学低年级学生应侧重编程思维的启蒙,而非过早接触复杂的编程语言,否则极易陷入“学而不懂、懂而不用”的尴尬境地。 李一陵

2025-11-28,12461| 2025-11-27,12449| 2025-11-26,12441| 2025-11-25,12433| 2025-11-24,12425|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