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杨
美育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殿堂,而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它就蕴藏在校园的寻常风景里、师生灵巧的指尖上。在郑州多所学校的实践中,美育从课堂走向自然,从画布延伸至生活。师生携手,以落叶为媒、以心灵为笔,在四季流转中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让美育真正成为滋养成长、润泽心灵的生动实践。
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
在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层林卸去葱茏,金黄的梧桐叶翩跹如蝶,与嬉戏的学子相映成趣。孩子们在落英缤纷中拾撷丰实,在暖阳下舒展成长的羽翼。学校以“冬藏蓄力”为主题,引导学生于静默中积累、于书海中涵泳,在自然与文化的双重浸润中,积淀成长的力量。
郑州金水外国语学校
在郑州金水外国语学校,阳光漫过校园的屋檐,将满树银杏叶染成透亮的金。金黄的叶片与青春的身影相映,裙摆与衣角随微风轻扬,连同空气中淡淡的草木清香,酿成最温柔的画卷。没有喧嚣,没有浮躁,只有阳光的暖、银杏的黄与少年的静,在校园里静静流淌。这份不慌不忙的惬意,让每一个瞬间都浸着平和,成为刻在记忆里的冬日温柔。
金水区经三路小学
季节把阳光熔成满地碎金,孩子们弯腰拾起银杏叶时,也拾起了时光的馈赠。那些被风染黄的叶片在指尖翻转,变成宽檐帽的优雅、高顶帽的俏皮——落叶与童真在此刻相遇,枯荣循环的生命在金水区经三路小学被重新赋予绽放的姿态。在这里,自然从此不再是名词,而是会呼吸的“童话书”。这堂树下的实践课让孩子们懂得:美,藏在认真触摸世界的每根指尖。
管城区漓江路小学
在“落叶成画,定格秋光”树叶画创作活动中,管城区漓江路小学的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落叶,通过裁剪、拼接、粘贴,将大自然馈赠的落叶转化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艺术作品。这既是一场生动的自然美学启蒙,更是一次环保理念与艺术创意的深度交融。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环保理念,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发现美、在创造中表达美,在沉浸式体验中积淀知识,在动手实践中涵养品德,以更加立体、更加温暖的方式,助力孩子全面成长,让教育在美的浸润中焕发新的生机。
二七区幸福路小学
在二七区幸福路小学的美术课上,孩子们把金灿灿的银杏叶压平、绘制成独一无二的书签。浅蓝的溪涧、青绿的远山、点点的碎花……孩子们用画笔将美景“封印”在叶脉之间,最后系根细绳,一枚书签就制成了。落叶从“地上的风景”变为“书页里的小确幸”,这一过程不仅是美的创造,更是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感知与情感表达。
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教育集团
一捧由落叶堆叠的“秋之树”,藏着美育浸润的痕迹。当孩子仰头凝望作品时,眼里的光,是美育最直观的体现。在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教育集团的美育实践里,自然成了活教材。从辨认叶形、调配色彩到创意堆叠,孩子们的感官被唤醒——曾经路过但被忽略的落叶,如今成了他们眼里“美的素材”。更珍贵的是,这种影响在日常里发酵:课间会有孩子蹲在花坛边观察花瓣纹理,日记里出现“阳光给走廊镶了金边”的句子,就连手工课的作品,也多了“我想让它像秋叶一样温柔”的设计。美育没教孩子画“标准的画”,却让他们拥有了“看见美的眼睛”。能从平凡里撷取诗意,用感知力为生活镀上温度——这捧秋叶的重量,正是审美力在成长里落下的锚点。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
在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冬日的校园里,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给操场铺上一层暖金。两个孩子捧着精心绘制的树叶,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创作时,他们仔细观察树叶脉络,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用画笔在叶片上勾勒、填色,让普通的树叶焕发艺术光彩。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创作,更是美育的生动实践。孩子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感受生命的多样与美好,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发现身边的小确幸,在心底播下了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种子。
中原区郑上路小学
中原区郑上路小学“银杏之约”主题实践活动将自然观察与创意表达深度融合,成为校园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学生将银杏之美融入日常,精心制作各式精美手工作品与文创产品,用金叶巧思装点教室,打造沉浸式银杏美学空间。高年级学生还开展深度探索实践,细致观察记录银杏叶从青翠到金黄的色阶变化,通过音乐演绎、服饰设计、饰品创作等多元形式抒发对自然之美的理解。“银杏之约”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创意的盛会,更是学校践行“脑体双优”课程理念的成功实践。学生在亲近自然、感知美的过程中,锻炼了观察能力、逻辑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二七区培育小学
在二七区培育小学,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孩子们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将轻愁与压力书写、绘制在落叶上,通过创作释放情绪、疗愈心灵。镜头里笑眼弯弯、手攥梧桐叶的女孩,后来将两片叶子拼贴成“微笑贴画”,背面还写着软乎乎的心事:“把小烦恼写在叶上,风一吹就飘走啦。”一片普通的梧桐叶,既是美育的素材,也成为情绪的载体,让美育变得可触可感,成为温暖心灵的“自然疗方”。
金水区中方园双语学校
在金水区中方园双语学校校园里,被风揉皱的梧桐叶,那棕黄的脉络像老墙的裂纹,斑驳的斑点是季节写的诗,连边缘卷翘的弧度,都像在模仿舞台的幕布。少年把落叶堆当成临时的“跑道”,风吹乱了他的发丝,也吹得枯叶沙沙响——原来美从不是精致的摆拍,而是蹲下来看一片叶的褶皱,抬眼撞见青春和风撞了个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