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峰
一场演出吸引近八成外地观众,单日场馆联动开创中部地区先河,郑州奥体中心星光璀璨的背后,是一座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演艺名市的雄心与魄力。
9月12日,我市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演艺经济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10月30日,郑州市政府召开演艺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一系列重磅措施公布,涵盖审批流程再造、真金白银奖补、全方位服务保障等。11月1日,《郑州市演艺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正式实施。这些充分展现了郑州正以“推陈出新”的勇气和“凝聚合力”的智慧,积极抢抓演艺赛事经济的新风口。
一、百亿消费的生动实践诠释过往成效
郑州的演艺赛事经济已形成可观规模。2023年以来,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115场,吸引观众近200万人,票房收入达18亿元,直接拉动全市综合消费近百亿元。
作为大型演艺活动的主要承办地——郑州奥体中心,已承载全市90%以上演唱会活动。自2023年以来,这里成功举办大型演艺活动90余场,吸引观众超150万人次,其中80%为市外观众。已承办十余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稳居国内一流赛会场馆行列。
这些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动能。演艺赛事已成为拉动郑州消费升级、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引擎。
二、从审批提速到梯度奖励彰显政策创新
审批流程再造是郑州此次改革的突破口。针对过去演艺赛事活动审批流程繁琐的问题,郑州市创新推出“代办制+并联审批+一网通办”三重保障机制。郑州市政务服务网“演艺赛事活动一件事”办理专区11月1日正式上线,实现“一次认证、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全程网办”。这一改革使得审批时间从过去跨部门奔波十余天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全流程办结,整体办理时间较过去分散办理模式压缩超50%。
真金白银的奖励政策更为演艺赛事经济注入强劲动力。郑州市构建了梯度化奖励体系,对在郑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的单位,根据售票情况分档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对经国际组织授权的高水平体育赛事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补贴。同时对票务平台和场馆方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和120万元奖励。
三、从票根经济到粉丝礼包突出服务升级
郑州深谙“宠粉”之道。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市商务局等部门推出演艺赛事优惠政策,演艺赛事开始前1天至结束后1天期间,观众凭演唱会门票可在全市餐饮、酒店、景区和特色商圈享受专属折扣。目前,已有150余家餐饮住宿企业、37家星级饭店、近30家A级景区等文旅场景参与,其中14家景区给予门票免费政策,共计260余条优惠举措。
更为贴心的是,郑州市计划推出演唱会专属“粉丝大礼包”,内容涵盖城市特色文创小礼品、合作商家电子优惠券包、重点景区电子门票折扣券等。此外,郑州市还将探索成立“票根经济商家联盟”,统一“郑在陪你”品牌标识,让广大歌迷朋友、市民游客轻松享受“票根福利”。
四、演艺名市的多元矩阵注定未来可期
郑州发展演艺赛事经济有着清晰的路线图。按照“引进高端资源、培育本土IP、传承黄河文化”的总体思路,郑州着力构建多层次、有特色的文化赛事矩阵。
郑州致力引进国内外顶级演艺项目,主动争取“金钟奖”“梅花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落地郑州。同时,深耕本土文化培育,规划建设演艺主题商业街区,为本土演艺力量搭建展示平台。另外,郑州以“三大球”振兴为引擎,广泛开展“动起来·郑精彩”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奔跑吧·少年”青少年品牌赛事。同时引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郑州大奖赛等国际级、国家级高水平体育赛事。
一场演艺赛事活动散场后人流如织,观众手中的票根,已然成为他们在郑州餐饮、酒店、景区消费的“通行证”。这座城市不再满足于只做演艺赛事的“举办地”,而是要成为文商旅体融合消费的“目的地”。
目前,郑州正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举措,积极抢抓演艺赛事经济的新风口,让演艺赛事活动从单一的娱乐竞技升级为情感共鸣和社交体验的载体。请明星达人、观众粉丝、各界朋友都为郑州助力,让每一场演艺赛事都绽放精彩,成为城市的名片,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郑州的“代言人”。
(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